虽然今天的我们回望这些行业,觉得它们被淘汰是大势所趋、没落是必然的归宿,并不值得留恋和惋惜。但在当年来看,这些行业毫无疑问属于“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似乎一片灿烂,一如前两年的人们抱着同样的乐观心态仰望光伏业。而很多名噪一时的VCD厂商,广告充斥荧屏、名人蜂拥代言,也曾经一度成为所在城市的产业名片。这一切与当前的光伏业又何其相似!正如歌词里所唱的那样,“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任何行业也自有其兴亡成败的命数。因此,我们在此探讨光伏业的末日,绝非如世界末日那样仅是茶余饭后的笑谈,更不是“咸吃萝卜淡操心”的杞人忧天之举。尤其是在光伏业步入寒冬、企业抱团取暖的当下,看十个成功故事,不如看一个失败故事更让自己警醒。倘若这样的讨论能够令业者自省,从而拿出百倍的信心和勇气来走出低谷再造辉煌,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技术无末日企业有末日
回到我们关注的光伏行业。众所周知,太阳能发电是本世纪以来,才逐渐从纸面上的设想变成了现实中的应用,与上面提到的移动通信、影音播放等有几十年历史的行业相比,远没有走完“发展-普及-成熟-换代”这样一个完整的产业更替历程。即便眼下惨淡经营,但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企业界,恐怕都难以接受光伏业有末日的说法。然而,正如一面硬币的两面,对于新兴产业而言,前景广阔、潜力无限的另一面,对应的则是根基不稳、变数太多。
需要看到,中国大多数光伏企业的主打产品,是多晶硅片电池;从世界范围来看,多晶硅片电池也仍然是当前太阳能电池的主流。但这不并等于说,多晶硅片电池就一定是光伏电池未来必然的发展方向;只是由于发展相对成熟,才在目前的推广应用中居于主导地位。而且,伴随分布式发电、光电建筑一体化的需要,传统晶硅电池的一些固有缺陷也逐渐暴露,制造过程能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也日益为世人所重视。
其实,从太阳能电池诞生至今,除了多晶硅电池,薄膜电池、电极型电池、纳米晶体电池、有机聚合物电池、塑料电池等都相继涌现。近年来引发业界关注的主要是薄膜电池,尤其是铜铟硒薄膜电池(CIS)适合光电转换,不存在光致衰退问题,转换效率能与多晶硅媲美,具有价格低廉、性能良好和工艺简单等优点,有望成为今后发展太阳能电池的一个重要方向。近日,一向力挺薄膜电池的汉能控股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再度挑起行业内晶硅与薄膜的路线之争,虽然仅止于论战,但也的确触动了多数光伏企业那根敏感的神经。
而作为另一个后起之秀,纳米晶体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虽然只能稳定在10%以上,但制作成本仅为晶硅电池的1/5-1/10,寿命则长达20年以上。尽管此类电池的研究和开发刚刚起步,尚未规模化投产,但相对成本高企的晶硅电池,在实现光伏发电平价化方面的优势已是不言而喻。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