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客户拿货不给钱,厂家得压货,比如某通讯公司就对上游的供货商开出90天的承兑汇票,也即拿了货90天后再给钱。“这样要多大的流动资金盘子才能做这区区百分之几毛利率的生意啊?有这么多钱做点什么不好?”范先生抱怨。
范先生是国内家电业的一名集成商,所谓集成商是指自己设计,委托富士康制造,但是自己也没品牌,是其他品牌商委托其做货,他们自己贴牌卖,这是国内制造业行业的普遍生态。
目前这部分企业所面临的困境是,即使接了订单,也必须得自己垫付70%的货款,交了货也不能马上拿到货款,而是必须要等待1个月以上的信用证兑付。
原因三:国内销售资金成本高
由于企业自身根本没有这么大的流动资金,可以出资一个月或者两个月的各类资金平台应运而生。而国内销售的资金成本也连创新高。“现在资金的成本很高了,比毛利率都高。比如手机行业还有资金平台,即专门提供流动资金的公司,一般是指有钱的企业,例如代工厂、物流等。他们给手机商提供流动资金支持,并收取财务费用,原来2%的月息,现在都涨到4%~5%了,早就高过一般毛利率了。”业内人士范先生告诉本报记者。
种种困难令不少国内企业认为,还是外单简单好做。因为产业链分工明确,操作也相对容易,而做国内销售的,都不得不转向自建品牌生产经营的战略。“做品牌,营销投入太大,更困难。”范先生感叹。
原因四:
国内外需求不一致
国内市场的需求与国外需求并不一致,这也令欲转内销的企业忍痛止步于国门外。如十三年前我国已经明令禁止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广泛应用,但白色泡沫污染禁而不止。眼看我国已成白色泡沫替代品——环保纸制品的全球生产基地,但令人讽刺的是产自这个基地的商品,90%以上的均出口欧美等发达地区,能流入国内市场的仅仅是凤毛麟角。
据了解,现在全国共有一百多家纸制餐具的生产商,但是市场全部在欧美。一百多家厂家海外抢得头破血流却拿不到国内2%的市场。比如,纸制餐盒国内最大的厂家绿洲公司的纸制餐具95%以上都是出口,基本没有内销。在国内一次性餐具市场里纸制餐具不敌白色泡沫污染的根本原因是价格,白色泡沫餐盒一个只有8分钱,而纸制餐盒得3毛一个,后者是前者的5倍。
而光伏行业如今在国内境遇也类似。我国光伏企业在欧美面临反倾销反补贴指控,原本在欧美的市场已基本消失殆尽,这两大市场的销量占到国内产能的三分之二。但急于转内销的光伏企业至今无法明显撬动国内的市场。目前国内超过一半的光伏产业要么停产要么减产。中山大学光伏专业教授沈辉对记者表示:“国内普通电价是光伏电价的一半以下,如果国家不出面补贴的话,很少居民是会选择光伏发电的。”
警惕:假出口骗退税
市场传言称,很多中国企业将商品通过保税区的“一进一出”来创造“假出口”,以此提升出口数据,并获得出口退税。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昨天对记者表示:确实从今年开始,保税区的整体出口增速都大大高于整体进口增速,这几项数据此前走势则十分接近,这是需要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