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大型光伏电站的平均投资成本约为11元/瓦,组件之外的电气、施工、调试等成本占据近60%,发电成本为1元/千瓦时,约为同为可再生能源的水电的4倍、风电的2倍。
近段时间以来,由于我国光伏产业受产能阶段性失衡、美欧“双反”贸易调查所影响,扩大国内光伏市场,以确保作为最具民族竞争力之一的光伏产业平稳发展已成为当前最为紧迫的事情。相关部委也已出台相关措施,推动市场发展。但光伏市场如何启动、从何处切入、启动步伐应该多快、配套如何跟上等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扩大国内光伏市场面临六大问题
光伏发电是新鲜事物,需要一个被慢慢接纳的过程。电源与电网规划建设的协调、补贴机制的完善、光伏发电的经济性、光伏补贴资金的来源、市场启动的步伐,都是当前我国光伏产业面临的严峻问题。
加快扩大国内市场规模已成为业界的共识,国家相关部委近期也频频发力,欲出台相关措施促进国内市场加速发展。但由于光伏发电是新鲜事物,需要一个被慢慢接纳的过程,如果发展步伐把握得不好,恐进入欲速而不达的窘境,反而不利于光伏产业的发展。
电源与电网规划建设协调问题
光伏电站的获利主要通过发电来实现,这将涉及电网的接入及电力输送问题,即电源和电网建设问题。但光伏电源建设与电网建设不相匹配,光伏电站项目立项审批、设备生产及建设周期相对较短,一座20MW光伏电站从提出到建成仅需6~9个月时间,而与之相配套的电网项目从科研、核准到立项、设备制造、工程建设,一般需要2年以上的时间,这往往造成电源与电网建设无法匹配。特别是,目前我国大型光伏电站主要集中于西北部地区,而这些地方处于电网末端,电网基础措施建设薄弱,且当地消纳能力有限,因此光伏电力的消纳需要远距输送至负荷中心,需要为层层升高电压而配套新建一系列高压、超高压甚至特高压输变电装置,才能将电输送到几百公里以外的省会甚至数千公里以外去使用。为此,国家除了要承担光伏发电补贴之外,还需对电力的输送进行补贴(网架建设),同时还需协调好电源建设与电网的建设节拍问题。在电网建设尚未有效布局的情况下,贸然规模化启动光伏电站建设,无序发展只会造成“晒太阳”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