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吕锦标观察,许多光伏企业重前端扩张,不重后台研发与运营的精细与优化,再加上新业务的拓展,管理层的精力基本无法兼顾,更谈不上专注。
舆论的普遍观点是,地方政府和银行对产业的“催肥”是造成产能过剩的重要推手;硬币的另一面,则是赛维、尚德等巨头在生死关头“绑架”政府,实现“大而不能倒”。
“谈不上谁绑架谁”,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这只能用“中国特色”来解释,“事情都是环环相扣,假如没有政府支持,新兴企业很难在地方有大起色;假如没有银行输血,企业很难大肆扩张;假如没有政府的影响,银行哪有那么大胆子……”林伯强试图用“假如”来理清各方错综的利益关联。
但也有不同解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不止一次听到些许无奈的言谈:那时候企业都在赚钱,地方GDP得以快速拉动,“还能给企业和政府带来声誉”,彼时去要求地方控制产能理性发展,那无异于“把手伸向刺笼子”,“他们也想努力管,但怎么管?管不动!”国家管理部门的缺位,地方政府的越位正是造成光伏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