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中印同为发展中国家,同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经济高速发展的两个新兴经济体,经济互补性强,原本完全可以学习借鉴彼此的发展经验,而不是相互抵制;尤其同为二十国集团成员国和金砖国家,完全可以在多边合作机制的框架下协商解决各种经贸问题,共同抵御全球经济衰退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局面。就光伏产业来看,印度相关企业的发展水平本就落后于中国,而中国光伏组建相对欧美等国的同类产品价格优势明显,也更适合印度市场。此时选择对华搞反倾销,无异于画地为牢,对于印度自身也是有害无益。
恶劣先例或令中国开拓新兴市场受阻
由于近年来在欧美市场遭遇诸多贸易壁垒,国内众多光伏企业开始把视线转移至亚洲、南美等新兴国家市场,以寻找新的出口替代空间。如今印度对华反倾销成为事实,这无疑是一个恶劣的先例;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贸易制裁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可能会在新兴市场国家进一步发酵,从而让中国光伏企业近年来的努力付之一炬。
事实上,2011年以来,亚洲和南美的新兴市场潜力在各国政策推动下已成燎原之势。当年,以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亚洲新兴市场光伏安装量合计已逾2000兆瓦,占全球市场近10%,呈快速上升态势。
就印度来看,去年仅第四季度,其光伏装机量同比就增长125%,超过德、意等国的同期增幅。而在印度政府一系列政策扶持下,2012年印度的光伏安装量有望达到1000兆瓦,同比大增108.33%。
其实,早在2010年1月,印度就出台了国家太阳能发展计划(JNNSM)。在这项计划中,印度政府定下了三个阶段的目标,涉及离网及并网的装机量、平价上网、产业发展、技术转移等。其中,到2013年要求达到光伏离网发电200兆瓦,并网发电2000兆瓦。
就在本周,有消息传来,继搁置光伏电站招标项目将近一年之后,位于印度西北部的拉贾斯坦邦正启动200兆瓦光伏、光热电站项目的招标。参与项目招标的企业可竞标两种类型的电站,并且进口电站项目所需的设备和技术。项目开发商将有一年的时间建成光伏电站,而光热电站可用2年建成。据印度气象局进行的调研显示,拉贾斯坦邦的平均日照辐射水平最高,在印度仅次于相邻的古吉拉特邦。
需要指出,印度、日本、澳洲等国装机量一路飙升的背后,是新兴市场国家对光伏补贴的持续“给力”。以日本为例,国内非居民光伏电站项目将享受40日元/度(约合3.8欧元)的光伏电价,且持续期20年,此电价远高于目前欧洲0.2欧元/度左右的补贴。在此补贴下,投资日本光伏电站项目开发的收益率将在20%左右,而国内目前电站的投资内部收益率不到10%。但日本政府已明确,将在2013年3月下调上网补贴电价价格,这将必然给海外企业进入日本市场设置障碍。况且,随着钓鱼岛争端爆发以来,中日经贸交流的骤冷,日本会否步美欧印后尘对华光伏企业搞“双反”,同样值得中国业界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