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扶优扶强
欧美“双反”之下的市场萎缩,使光伏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突显,行业瘦身已成定局,一大批光伏企业必然倒闭。“对技术领先、自有品牌的光伏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以便保存发展成果”,这已成为各界的共识。
苏州阿斯特董事长瞿晓铧认为,在可预期的未来数年,光伏产业有两大基本判断:一是市场仍以欧美为主,二是厚利时代将一去不返。中小企业既没有自有品牌与销售渠道,也没有技术优势与质量保障,在欧美市场将遭受更加强烈的政策抵制。以美国对华光伏电池“双反”为例,中小企业被征收的反倾销税高于龙头企业数倍。欧盟对我国光伏产品的“双反”结果,极有可能与此类似。中小企业将会在欧美市场彻底出局。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认为,光伏产业虚火过旺,危机下的行业洗牌是“自我净化”,应当尊重市场规律“对光伏产业的扶持,国家宜采取"自我瘦身、适时出手、重点扶持"的方针。”
王勃华介绍,国内遍地开花的光伏项目中,很多都是书记、市长等主要领导亲手抓的“一把手工程”,银行贷款有政府担保、贴息。
“光伏危机下,这种"一把手工程"的兴衰背负着沉重的政绩包袱,也涉及政府与银行的切身利益。光伏企业"欲退无力",政府、银行逼着不让走破产整合之路。这样的扶持显然是在添乱。”王勃华说。
重生:回归市场
“光伏产业的当下之劫,正是政府的推波助澜让光伏产业偏离了正常的市场轨道,今天的劫难是产业发展超越了市场承受力的结果。”无论是李俊峰、王勃华等深谙光伏发展的专家,还是施正荣、瞿晓铧、高纪凡等光伏龙头企业的掌门人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曙光认为,“拯救光伏,最根本的"灵丹"是让市场的归市场。各地政府应借这次光伏劫难重新审视政府之手与市场间的合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