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作为光伏产业研究人员,近来每每看到各证券公司的专家或因一个政策出台,或因一个事件发生就做出对光伏企业“增持”、“推荐”的投资建议,笔者实在表示忧虑。基于全球经济环境、光伏产业处于残酷整合期、短期内不确定因素较多等原因,建议投资者对光伏产业应当持有更加冷静的态度,理由如下:
一是经济大背景不支持。受全球经济不振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短期内难有重大中长期投资机会;受占中国光伏产品80%市场的欧洲因欧债危机、降低光伏补贴和反倾销调查影响,中国光伏产业短期内应无重大投资机会。
二是全球光伏产品供求市场严重失衡。全球产能70GW,其中中国50GW,2011年全球安装量仅为27.5GW;2012年上半年实际安装13GW,下半年估计在16GW左右;2013年应在35GW以内;未来几年不会复制过去每年40-50%的增长幅度。严重的供大于求造成光伏产品库存情况极为严重,有报告显示:仅尚德、英利、天合三家库存就超过5GW;中国组件生产企业存货周转天数约为110天,是全球均值42天的近三倍;在2012第三季度,中国领先的光伏组件企业库存水平继续升高,周转天数从66天增加到79天,造成出货量环比下降7%。
三是市场需求虽然保持稳定但产品价格将长时间低位震荡。不同于其他产业在整合期内需求市场会发生大幅下降,受政策主导全球光伏产品需求市场未来几年仍能保持10%左右的平稳增长,但是产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短期内仍有下探压力,并在探明底部后形成较长时间的低位盘整。从2011年初到目前,多晶硅原料价格已从70多美元/公斤下降至22美元/公斤,组件价格已从1.75美元/瓦下降到目前0.7美元/瓦左右,都已在企业成本线以下,这种情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四是主要产业链企业全面亏损,短期内盈利无望。从11家在美国上市光伏企业今年第二季度报表看,绝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亏损最多的赛维为2.543亿美元。由于调整供求的需要,造成产品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企业运营费用率要高于毛利率,光伏产品加工企业无力改变亏损局面。全球最具竞争力并有一定议价能力的多晶硅原料生产企业保利协鑫,今年以来数次努力提价终于不成,据其中期财报显示多晶硅平均销售价格为21美元/公斤,而其成本应在22美元/公斤以内,形成3亿港币亏损。预计中国光伏产业将出现比去年底更为严重的全行业亏损,2013年也难改这一基本局面。
五是融资手段尽失,企业资产负债状况日益恶化。市场虽然不好,但需求仍然存在,充足的现金流是支持优秀、规模光伏企业生存,特别是行业整合期实现兼并扩张的关键。但是受产业金融政策影响,银行、债券、股权融资的大门对光伏产业基本关闭,企业自身造血能力极差,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从2012年一季度财报看,主要产品生产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70-80%,有统计显示10家著名企业共欠银行贷款近200亿美元,接近于11家在美国上市公司市值的10倍。二季度平均资产负债率虽然变化不大,但净负债与股东权益比有所上升,许多企业达到150%以上,偿债能力极度恶化。截至6月30日,赛维只有现金2.962亿美元,而短期借款则高达24.3亿美元。目前光伏产业融资环境极不利于产业的整合、优胜汰劣。
六是产业整合还将持续三年时间,并分为两个阶段。严重的供大于求关系必须调整,光伏产业的整合目前还在不计成本的清库存、将不具竞争力企业挤出的第一阶段。受地方政府和贷款银行保护影响,缺少竞争力的光伏企业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破产局面。只有当这类企业破产50%以上,产品价格才会停止下降并趋于稳定,所需时间应在一年;第二阶段是以技术和新的销售模式为支撑的价格之争阶段。这一阶段产品价格相对稳定,优秀、规模企业开始盈利,不具竞争力企业继续大批关闭或被并购,逐步实现产业链各阶段企业数量在10家左右的目标,所需时间应在2年。
认为光伏企业短期内不具备投资价值的一个集中表现事例是,产业整合以来笔者一直担心的国际资本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并购并未发生。中国的优秀、规模光伏企业是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是在未来国家能源战略之争中举足轻重的企业,在美国上市的11家企业市值已从高峰时的320亿美元跌至当前20亿美元左右,是值得资本关注的优秀资产,至今并未发生并购事件应当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光伏产业是一个政策与市场紧密结合的产业,目前国家对于光伏产业积极扶持的态度是极为清晰的,无论是今年以来各部委发布的关于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还是国家开发银行明确扶持12家光伏企业的最新消息,光伏产业都是值得关注的。对于投资者而言,值得关注的机会应在产业整合期第一阶段结束时开始的长期投资和有重大并购发生的短期投资。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光伏研究中心 红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