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规划VS地方政绩
中国到底有多少光伏企业?这个数据恐怕很难说得清。因为在全国有31个省市自治区把光伏产业列为优先扶持发展的新兴产业。在这600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有100多个建立了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而身处其中的光伏企业则数不胜数。以至于2011年中国光伏的产能达到了40GW,而全世界的装机容量才28GW。
如果说让更多的产品远销国外是光伏企业自己的选择,那么这100多个光伏产业基地总不会也是企业自己建的吧?“在南方不少小的县市,拥有一个大型的光伏企业,等于给自己地区增加了至少一半的GDP,况且光伏产业是绿色新能源产业,政府支持它的发展天经地义,何乐不为?”这是许多业内人士对10年间光伏中小企业数量激增的解释。
这样盲目地支持、无序地发展难道国家相关部门看不到?非也!除去明确规定了由中央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发展进行总量目标控制、已经颁布了7年的《可再生能源法》,在中国光伏产业在2011年遭遇困境之后,工信部、国家能源局陆续出台了关于光伏产业的发展规划和指导意见,纷纷提出了淘汰落后产能,进行产业整合、优胜劣汰,优先发展国内市场的要求。但面对岌岌可危的地方企业,不少地方政府依旧不惜一切代价地“袒护”、“拯救”。殊不知拯救了这些完全依靠国外市场的企业,整个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就能解决?而这些靠地方财政或政府担保贷款而勉强存货的企业还能“活”多久?在地方盲目追求GDP的观念未转变之时,政策规划与地方保护主义的博弈相信还将持续下去。
技术革新VS产能扩张
如上所述,在10年间,中国光伏产业的产能已经超过了全世界装机容量的近一倍,但核心技术却依然捉襟见肘。以多晶硅企业为例,根据相关研究数据,中国大型多晶硅企业的成本每吨高达35至50美元,有些中小企业甚至的每吨的成本超过了60美元。相比之下,美国、德国大型企业的生产成本几乎每吨都在在15~20美元。
成本如此之高,利润何来?“节能了别人,污染了自己”这句对中国光伏企业的诟病并非无中生有。目前,绝大多数中国光伏企业的生产业务都集中在技术含量低、生产工艺简单、劳动密集型、污染和耗电严重的硅片生产、电池片生产、组件组装等低附加值环节。在多晶硅提纯环节,中国企业采取的依然是“非闭环改良西门子法”,而德国、美国、日本国等企业已经开始采用技术更高、污染较小的“闭环改良西门子法”。但由于“三头(设备、原材料、市场)在外”的不利处境,许多企业宁愿把资金用来扩充产能来获取短期的高额利润,却不愿用来更新设备或研发新的生产技术,从而获取长远的多方面的利益。
如果中国光伏能自己生产技术先进的设备、自己拥有先进的技术专利,何怕它欧美“双反”?这是许多光伏专家的感叹。但事实上,在“眼前的钱”和“将来的钱”的博弈中,眼前的“钱”至少已经“赢”了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