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福莱特的成长史,公司于1998年成立,以50万元起步,主要从事传统玻璃加工。公司前8年一直扮演着一个传统制造小企业的角色,直到2006年才陡现转机。招股书显示,2006年福莱特通过自主研发,成为国内第一家打破光伏压花玻璃技术垄断的企业,该产品在2006年实现量产,并在后来成为支撑公司发展的核心技术,这一技术也在几年间给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
然而,一家小小的传统玻璃制造企业,如何在短短一年时间之内在光伏压花玻璃技术上取得突破?对此,公司并未做过多解释。不过,一则《嘉兴日报》的报道透露了其中的玄机。
在这篇题为《嘉兴福莱特在光伏“寒冬”中布局未来》的报道中,福莱特董事长阮洪良说:“2006年,我看到光伏新能源作为一个朝阳产业的巨大潜力,觉得这是个转型的好机会。”他当年就主导了企业的第一次战略转向——收购上海的两家外资公司,由此快速切入太阳能光伏玻璃行业,之所以采用收购而不是自创,主要原因就是求快。
其收购的一家外资公司名为上海梭拉赛富玻璃有限公司。招股书透露,福莱特当前的核心技术人员韦志明恰好曾担任这家公司的厂长。他还主持编制了太阳能超白压花玻璃的生产工艺和产品标准。因此,福莱特在短短一年时间内突破技术壁垒取得的核心技术,很可能和此次收购相关。
除此之外,公司研发能力较低,这使其核心技术的取得存疑。招股书显示,截至2011年底,福莱特共有研发技术人员185人,但公司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只有118人。这意味着,至少有67名(占比36%)的研发人员学历为大专及以下水平。
创投和保荐人突击入股埋隐患
除上述问题外,福莱特的股权也存在减持隐患。2010年,福莱特大举引入4名外部投资者,包括3家创投公司和1家保荐人控股公司。
招股书显示,2010年12月,福莱特通过引入4家新股东以现金方式对公司增资扩股730万股,增资价格为每股50.08元。其中,博信成长认购100万股股份;博信优选认购200万股股份;鼎峰创业认购280万股股份;国元投资认购150万股股份。
其中,国元投资的控股股东为国元证券,后者也是福莱特的保荐机构。在此次增资中,涉及保荐人直投及突击入股。2011年7月,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监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正式叫停了“保荐+直投”模式。国元投资的直投虽发生在该《指引》之后,但是其直投行为仍难保证其保荐过程的公允。
此外,上述4家突击入股投资者中,部分公司的资金来源也存在问题。如鼎峰创业的部分出资为自有资金,部分出资为北京盈动安通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的借款,借款期限5年,后者承诺,在借款5年期限届满前,不会要求鼎峰创业提前还款。但是利用借款投资拟上市公司,鼎峰创业很可能会成为福莱特上市后最先减持的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