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英利现在70%的量都要发到欧洲,现在市场出现了问题,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次灭顶之灾。截止到2012年第二季度,英利绿色能源的毛利率从第一季度的7.8%降至4.6%,净亏损却从一季度的4500万美元增加到9020万美元,连续四个季度亏损。遇到资金链危局的不仅仅是英利一家。根据美国投资机构Maxim Group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债务累计已高达175亿美元,约合1110亿元人民币。
面对接连不断的贸易争端,为了应对目前的时局,英利制定了“334”战略及探索“一站式”模式,“一站式”即集约化,这个模式的好处是回款快,风险小。过去一个客户可能一下子买10兆瓦甚至100兆瓦的产品,然后再卖给下游的安装上,而一站式模式则是采取居民自提产品、自助安装的方式进行。按照预期,这种“一站式”的模式到2014年能在市场上占到比较大的份额,占到英利总量的40%。尽管想了不少应对办法,英利还是下调了全年的光伏组件出货量目标,把原定的2.4至2.5吉瓦,下调至2.1至2.2吉瓦。
企业咬紧牙关共度危机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近10年来,全球太阳能光伏电池年产量增长约6倍,年均增长50%以上,2010年,全球太阳能光伏电池年产量1600万千瓦,其中我国年产量1000万千瓦。目前,中国的光伏产业已居世界第一,并且拥有了一定的定价权和话语权。但是从2011年开始,连续遭遇美国、欧盟反倾销调查,这次欧盟的反倾销调查,与美国主要针对中国产光伏电池不同,涉及光伏产业链条上系列产品,金额高达200多亿美元,是迄今为止世界贸易争端之最。
面对已经到来的风暴,企业正咬紧牙关,希望度过危机。
在采访中,江西赛维LDK晶体科技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佟兴雪认为:欧盟这次反倾销调查长期来看对企业是挑战,对上游硅片、硅料影响是很小的,但下游的影响,譬如中国生产的组件,如果反倾销调查成立,它的税率比较高,几乎在短期内,不能出口到欧洲了。但短期也可能是机遇,有利有弊。据他分析,在反倾销调查初期,欧洲客户考虑到今后关税高涨后价格肯定会升高,会抓紧现在的机会进货,增加库存,相应会带动市场的短期需求。所以,赛维LDK公司的应对措施之一就是想方设法提高生产技术和产量,技术手段控制降低成本,减少库存。
光伏产业全面进入寒冬
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中国光伏产业的爆发性增长从2005年一直持续到2008年,但是,由于我国光伏产品90%以上用于出口,对外的依存度太大,因此,欧美市场稍有风吹草动,就全行业感冒。
近年来,由于美国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等原因,世界经济不景气,光伏产品的价格直线下降,加上汇率等因素,中国光伏产业开始进入寒冬,一些中小光伏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况,据2012年上市公司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2011年尚德公司亏损64.18亿元;赛维LDK公司(美国)亏损41.3亿元;英利公司亏损32.09亿元;在国内500强企业中,包括前面三家在内的7家新能源企业累计亏损160.61亿。
下一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