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一度风生水起的成都光伏产业正面临严峻考验。9月20日,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披露专项调查结果:成都市的光伏产业正遭遇产能过剩、价格暴跌等带来的困境。调查结果认为,“自救”首先是要通过技术革新,降本增效。“不妨加快新技术材料的研制和引进,提升自身竞争力。”
生存告急
内忧外患产业前景“变天”
2007年,成都光伏产业曾到达巅峰期,在90%产品畅销欧美市场的背景下,成都市光电子产业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高达71.4亿元,并迅速形成了以高新区、双流县、新津县为主要载体的光电光伏产业聚集区。但2011年底以来的欧美相关制裁,使整个中国光伏产业迅速露出技术落后、本土市场弱小、抗风险能力不足等问题。
最大的问题仍是产能过剩。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56家电池组件企业在去年的太阳能电池产能已超过35GW,预计今年产能在40GW以上,而全球的预计需求量也就20GW。
“国内40多家多晶硅企业除6至7家上市公司外,其余已陷入全面停产状态。成都企业也不例外。”调查报告以成都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销售价格为例,“去年1月份的硅片售价为5.74元,今年3月份已跌至1.75元,其余材料和组件的售价也惨跌,企业目前正面临生存挑战。”
长期依赖补贴,也使企业在面临市场震荡时,丧失有效的竞争力。目前,成都的光伏企业中,除了较大的企业有不断进步的技术革新,且做好了裁员准备来躲避风险外,大部分小企业包括上游多晶硅企业已岌岌可危。
此外,资金紧张、债台高筑也成为光伏企业的闹心难题,一些企业甚至出现了供货商堵门索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