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中国总理温家宝抵达布鲁塞尔出席第15届欧盟峰会,此次访问中的表现,将是温家宝十年处理中欧关系的“收官”之作。访问前,欧盟方面不出意外地再次以贸易纠纷问题上的妥协姿态营造友好气氛,宣布暂时搁置针对中兴和华为的反补贴案件。虽然欧盟委员会坚称这两件事无关,但其中的默契不言自明。
不过中欧之间目前最引人关注的贸易争端还是9月6日欧盟委员会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发起的反倾销立案调查,因为欧盟是中国光伏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此案可以说直接关系中国光伏产业生死存亡。但考虑到9月初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时的“协商解决”表态,以及中欧双方已经在幕后进行的静悄悄交涉,此案最后也以妥协方式“大事化小”的几率应该比较大。(但即使反倾销纠纷化解,也不能因此而淡化中国光伏产业自身存在的严峻问题。)
也许“西线无战事”,但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争端却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光伏产品贸易问题上美国的态度远比欧盟强硬,5月17日,美国商务部就已经初步裁定了针对中国对美出口的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而近期随着美国大选形势的白热化,美国更是在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中向中国连连发难,9月19日宣布就中国向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出口的补贴提起申诉。美国今年短兵相接的竞选态势早已决定了奥巴马政府不会对中国让步,近期对“摇摆州”和制造业工人选民的争夺会更加激烈。于是在中国的对外经贸摩擦方面,就呈现中欧之间“息兵罢战”而中美之间“战事”升级的情况。
原因不是简单的中欧关系好于中美关系,而是有其政治、经济背景。政治上,欧盟对外政策和贸易政策不统一,欧元区债务危机更是使其内部裂痕加深,而中国和德国因为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处境的诸多相似之处,形成了某种利益共同体关系,所以中国可以通过在德国等欧盟成员国游说来改变欧盟的整体政策。就像一句流传的话,中国要寻求解决对欧问题,首先应该去柏林,而不是布鲁塞尔。经济上欧元区仍有请中国帮助纾困的愿望,虽然这不是欧盟脱困的必要条件。美国的情况完全不同,争取选民的需要让两党竞争看谁对华更强硬,而经济上,美联储正在尝试的是通过无上限量化宽松降低失业率,实现持久复苏,这个过程不需请求中国主动配合,就可期望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国债从而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