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流周转决定企业命运
企业做大之后都想上市,融资、扩产是中国很多民营制造企业家们的理想。而盲目追求上市,凭借已经获得大客户的长期订单为依据申请上市,已经被证明不可取。
生产铸锭炉的京运通与江西赛维的对簿公堂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依仗大客户的长单效应在光伏寒冬来临之前匆忙上市。2012年一季度末,京运通营收、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了82.63%、90.74%。二季度则每况愈下,同比分别下降了99.81%、93.51%。除此之后,京运通还和东方日升等主要客户闹“翻脸”。
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金的管理和运转情况,只有运转资金周转良好才能带动固定资金的良性周转,才能实现企业的供、产、销各阶段维继,最终实现企业资金的良性循环。
有业内专家指出:中国的光伏产业,不过是国际资本布下的一个局,如今,欧美的“双反”导致全行业的困境,国际资本通过卖生产线和硅交易套利,早已赚的盆满钵满,不过是长期布局套利程序的结束。
实际上,在国内上市公司中,严重依赖大客户的先例已不再新鲜,神州泰岳与中国移动飞信业务订单业务;安洁科技与苹果公司的功能性器件供应业务;国电清新对托克托电厂的依赖等。另外还有尚德与美国MEMC的长单合同,导致公司违约赔得一塌糊涂,可谓是雪上加霜。市场好,大家的业绩都好,一旦客户产业链崩盘,供应商则一败涂地。
在“双反”壁垒愈演愈烈之际,企业更需要合理控制成本,开源节流,上市公司尤应该如此。产业经济上,我国已经鲜有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的产业,光伏在近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如果失去欧洲和北美两个超级市场,中国光伏企业必将大面积破产。
浩劫当前,摆脱国际市场牵制与束缚的根本办法就是修炼内功、发展国内市场。市场低迷阶段,恰是提高自身技术水准的契机,静待市场再次爆发的时候发力。而国内市场,近日有消息称,为了鼓励快速发展,《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对装机容量目标再做调整,由21GW调整至40GW。发展国内市场,造福自己的后代才是权宜之计。
光伏产业在经过这一轮的低迷之后,必将出炉一些技术含量高、管理科学、资金流雄厚的行业巨头,这也符合我国“十二五”光伏发电的规划,即“扶大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