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虽然近几年来光伏发电的内需装机容量逐年大幅度提高,并且在整个行业产能中所占据的比例也是逐步提高。但同时,一个毋须质疑的事实是,内需装机容量在整个行业产能中所占据的比例仍然明显偏低,“出口拉动型”的被动局面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善。
从应用的类型来看,可以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太阳能光伏电站发电后由国家电网进行并网收购;二是太阳能光伏电站发电后完全自用与消化;三是太阳能光伏电站发电后在用户侧与电网输电合并使用(光伏电微网技术)。
而在如何扩大光伏内需应用的思路上,由于前几年的基本观点是“要有广阔的地面空间”,于是西部地区的广阔大地一时间成为了“热土”,大型的地面集中式光伏发电站也随之大量地出现。但是,在“壮观”的背后所显现的则是现实的困局。
大型的光伏发电站虽然建成了,但电发给谁呢?在这种情况下,“西电东输”似乎成为了唯一的选择,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则是难上加难。这是因为,在传送能量密度相对较低的光伏电能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层层升高电压,还要配套新建一系列高压、超高压的输变电装置,并且在到达了目的地后,还要经过层层降压后才能够使用,传送的成本相当高,并且规模化传送的各种条件也还远没有具备。
鉴此,原来的基本思路在实际的应用中遭遇到了“经济合理性”的挑战,思路的改变也就成为了必然,“自发自用、内需转机在屋顶”也逐渐开始成为了扩大光伏发电内需的基本观点,而大量的调查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实际上,在全球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中占据了超过70%份额的欧洲,采用的基本模式也就是“分散开发、自发自用”的模式,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充分利用了“屋顶”来扩大光伏发电的内需。
随着“光伏屋顶”被寄予厚望,各种太阳能光伏建筑的设计大赛也在世界各地火热展开。中国大学原本在这一赛事上不见踪影,但是随着中国光伏产业的日益发展,无论是出于宣传光伏企业自身,还是振兴中国光伏产业,展示大学生创意,中国的大学生都有必要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