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有应诉打算
据了解,全省此次涉案企业集中在厦门和泉州。“美国光伏‘双反’调查,泉州地区有7家企业涉案,4家为外贸公司。其中大多数为外贸公司,相关涉案产品的金额也并不高,总计200多万美元。虽然此次涉案企业在量上仅增加了1家,但涉案金额总计近5000万美元,为上一次的25倍,且几乎均为制造型企业。”知情人士告诉笔者。
“由于欧盟是泉州光伏产品最大的市场,一旦认定倾销,企业遭遇的打击难以想象,所以也在考虑应诉的事情。”笔者采访了解到,针对此次欧盟双反,一些涉案企业有应诉的打算。根据欧盟调查程序,应诉企业必须自立案公告之日起15日内提交抽样信息,欧盟将在9个月内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15个月内对此案作出最终裁决。省外经贸厅相关人士也表示,将联系相关涉案企业配合商务部展开应诉,积极应对。
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欧美相继展开“双反”调查,世界经济复苏滞缓造成的需求下滑等因素影响,光伏企业遭遇到10余年未见寒冬。我国最大的几家光伏企业,最近的季报显示,几乎所有的企业净利润都是负值,最大的亏损额超过了500%。专家分析,欧盟最终认定中国光伏电池倾销的可能性非常大,中国光伏在2—3年内都将处于行业洗牌的煎熬期。
“受库存大增影响,太阳能电池产品的价格也出现大幅下挫,比如去年初国内多晶硅主流报价为每吨70万元,但去年底开始每吨就降到25万元至30万元,降了一半以上。若‘双反’倒逼中国光伏企业洗牌,规模不大的泉州光伏产业无疑将受到冲击。”泉州市不少光伏企业负责人坦言,目前最大不足就是缺乏核心技术,企业可利用目前产业低迷阶段,提高产业各个环节的工艺技术水平和装备制造水平。不管市场好与差,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总能脱颖而出。
与此同时,摆脱对欧美市场的依赖也是当务之急。事实上,从去年开始企业就积极开发新兴市场,比如日本、澳大利亚、印度、中东等。不过,业内人士提醒,目前包括印度在内的新兴市场也是蠢蠢欲动,频频示意将对我国的光伏产品展开“双反”调查。因此,最安全的做法是争取国内市场。从长远来看,中国将是全世界最大的光伏市场。但当前国内太阳能发电平均每度电价是1.5元,而传统火电价格一般在0.5元,两者相差3倍。要完全打开国内市场,前提是通过提高太阳能转换率降低电池生产成本,最终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