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一直让经济学家警惕的欧洲的贸易保护主义还是如期地抬头了,并且这一保护主义将害了欧洲。最大的危害是,世界所信奉的自由贸易理念将有被狭隘的贸易保护主义取代的风险,并进而损害到贸易纠纷双方乃至他国的利益。新兴国家不再是温顺的绵羊,当其发现所信奉的自由贸易原来只不过是发达国家倾销产品的最佳说辞时,贸易反制会接踵而至(其实已经开始,当中国光伏遭受美国双反裁定时,美国肉鸡就没那么幸运了。有消息显示,中国正在研究反制欧盟多晶硅)。光伏产业向新兴市场转移是全球大势,欧盟犯不着为了一家10亿欧元营业额的Solarworld公司(美国的“双反”调查也是该公司发起)引发中欧新一波旷日持久的贸易战。
贸易保护主义对欧洲的另一个潜在危害是,当欧盟对中国等新兴国家行使关税壁垒时,保护主义也在欧洲内部各国或欧美之间滋长。谁能保证,英国人不会排斥外籍劳工,法国人不会抵制德国汽车,意大利人不会拒绝爱尔兰牛排呢?保护主义只能加剧萧条,经济民族主义必然会拖延危机的解决。更进一步说,保护主义不仅不能产生竞争力,反而会惯坏受保护的行业或企业。欧债问题的解决,还有赖于整个欧洲增强竞争力。
接着说光伏。全球光伏产业的大发展,受益于德国等欧洲主要国家加强补贴,推动能源转换的契机。而Solarworld等光伏企业营业额下降甚至净亏损(2011年亏2.332亿欧元,今年上半年亏损1.59亿欧元),既有他国新竞争者闯入的因素,更重要的还是受累于欧债危机和美债危机。一个基本现实是,欧洲的光伏市场空间在缩小,中国和美国等庞大的市场却有待开发。处于产业链高端的欧洲企业,比处于低端的中国企业有更多竞争优势。关税壁垒压不垮中国光伏业,倘若在贸易战的保护下丧失了竞争力,才是欧洲光伏企业所应真正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