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表示,从此次事件中,中国固然得到不少警示,也需深思谋划应对之策。
首先,中国光伏产品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亦不排除同行间恶性竞争的因素。更令人忧心的情况是,中国光伏业生产方式可能重蹈以往低端产品制造的覆辙,即“两头在外”——核心零部件靠国外提供,出口市场依托国外。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仅从德国就进口价值3.6亿美元的银浆,进口多晶硅更是高达7.64亿美元。因此,积极实施出口多元化策略,加快国内应用产业开发,立足本国市场,掌握核心的晶硅提炼技术,才是应对欧盟“排斥反应”的良方。
其次,应考虑将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既能降低光伏产业对本国环境的污染,又能融入对方市场,节省采购和运输成本。中国英利、无锡尚德、赛维LDK、超日太阳等光伏产业巨头已相继赴美淘金;英利集团已开始谋划在欧洲或东南亚等地建厂。陈凤英表示,美国加州等地吸纳中国企业,源于其想提高就业率等政府政策。在欧洲国家,目前在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失业率较高,中国光伏企业宜谋划进军这些国家,进入 “后核电”时期的德国也是一个理想的对象。但这对于光伏产业中广泛存在的中小企业,甚至保定等地的“加工工厂”来说存在难度。这需要国家提供政策指导,升级产业模式。
再次,应开拓国内市场,特别是利用国家光伏发电“十二五”装机目标等政策,发掘国内新的增长点,以防海外市场脆弱性。据悉,中国已在嘉兴市试点家用分布式太阳能,一些光伏制造企业正在积极尝试光伏建筑一体化解决方案。相信只有通过有益的探索创新,才能为“秋冬将至”的中国光伏产业带来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