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现在地方政府就不应再去游说各部委出台新政策“救市”,也不要再采取拖延的策略,应该赶紧依靠市场,吸引并购基金等市场力量来评估现在企业的情况,该破产的破产,该整合的整合,如果没法整合,晚死不如早死。
在讨论“救”还是“不救”时,有企业、学者提出“有选择的救”,选择标准是什么?
石定寰:所谓“救市”,救的应是那些能够满足“十二五”包括2020年节能减排计划目标、能源结构调整所需要的,对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利的产业核心力量。现在的情况是市场已经受到很大打击,大部分企业都在亏损,已经殃及骨干核心企业。“有选择的救”并不等于说产业没有优胜劣汰这一市场法则,不要把优胜劣汰和政府救市对立起来。
陈康平:应该从资产负债率、未来6个月的运营良性程度、正常业务的开展情况、市场占有率等角度来评判企业的生存能力、健康度。如果现在政府不救,这个企业未来一年也能活下去,那就是健康的,如果马上就会倒闭,就属于该淘汰的范畴。
叶檀:有人认为现在应该“择优”鼓励,但是怎么来挑选好的企业呢?用以前的挑选机制,扶持所谓的“大企业”?现实证明,以前的机制已经不适用了——过去坚持扶持“大企业”的做法从头到尾都是一种赌博,而且输的概率比赢大得多。
刘胜军:“选择性的救”并不是单纯选择大企业,“大企业”并没有比别人更了不起,并不能因为企业规模大就不能破产。任何企业,管理上有问题,碰到了经济危机,该破产的都要破产,没有谁是“不能够”破产的,政府不要人为地影响行业的自我的调整。
以上谈了关于救市的种种说法,如何看待目前国内新能源的现状,未来将会如何发展?
陈康平:现在产业短暂地出了问题,我认为就是左脚和右脚的关系,左脚是产能,右脚是市场,现在的问题就是左脚步子迈太大,但右脚终究会赶上来的。
叶檀:现在中国新能源企业的现状,说明了一个老掉牙的问题,跟A股有点像,就是它无论糟糕到何种程度,都不会倒,个个都是不死鸟,这种情形一天存在,中国就一天没有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