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还没有淡忘尚德陷入财务危机的时候,赛维又因巨额亏损再次引来了人们的关注与猜测。
一边是岌岌可危的债务压力,一边是大面积停产的生产状况。在营收难以支撑赛维还债的情况下,江西省新余市政府不得不为赛维输血维系其生存。
虽然新余市政府一再声称政府不会为企业还债,但亦表态不会让赛维自生自灭,会“咬着牙”对其进行帮扶。
事实上,新余市政府在不遗余力地“帮扶”赛维的同时,亦在进行“自救”。企业激进扩张遭遇行业低迷不振,银行信贷大举跟进风险难料,而地方政府从赛维落户当地开始就给予各种优惠待遇,并不惜用地方财政为赛维救急。这种极具中国特色的政企关系被发挥到了极致。救抑或不救对于当地政府来说,都是十分棘手的问题,两相权衡,新余市政府选择了前者。
7月12日,新余市人大常委会在其官方网站披露了该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消息:“审议通过市人民政府有关将江西赛维LDK公司向华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下称”华融信托“)偿还信托贷款的缺口资金纳入同期年度财政预算的议案。”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了政府是否该为民营企业债务买单的大讨论。
然而几天后,新余市政府从官方网站上撤掉了这条公告。
地方政府为何一定要救赛维?“大而不能倒”是一个解释,但远非全部。追根溯源,在赛维为代表的当地光伏行业做大之时,地方政府就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新余因钢设市,在赛维之前,新余钢铁是这个面积不大的地级市最重要的企业。但在新余市前任市委书记汪德和看来,钢铁没有太大吸引力。正是在其任内,赛维落户新余。
就算是救赛维,从纳税人的角度说,这等于是让新余市的全体人民掏钱来救活赛维。这样做的合理性当然很快受到大量质疑。
在笔者看来,真正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地方人大本来具有监督和制约作用,以防止政府走偏,但新余市人大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反而给了政府替企业还债的方便;当现有的财政资金监管程序不能保证资金合法使用时,如何让广大纳税人发挥堵漏的作用,值得深思。但愿新余的出格行为能够自行纠正,不要让纳税人愤怒。
也许赛维会感到委屈。在中国,许多国有企业在濒临破产或财务紧张时,政府已经不止一次地为其输血。但是,赛维作为一家私营企业,而且是一家由许多海外投资者持有的上市公司,值得地方政府如此为其破规担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