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在笔者的采访中,多位企业的高管均把希望寄托在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的时机上,希望两国领导人通过政治层面的沟通有效地化解此次危机。值得欣慰的是,默克尔也在访华期间公开表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希望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包括光伏产业在内的贸易摩擦,避免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措施。
而从目前来看,默克尔的调停效果不佳。而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程鹏对此并不意外,“尽管此前默克尔有承诺,但欧盟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律程序和决策机制,事情并不是由领导人决定。只要企业申诉是按程序走,立案就顺理成章。”
不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教授、副院长屠新泉强调,在后面的裁决中,倒是会有政治参与,需要各成员国的投票表决,这时,默克尔或能发挥积极作用。不过是否能达到中国企业所希望的结果,还要看其他各国的态度。
光伏业进入整合期
申诉、立案、调查、初裁、终裁。这个过程,在美国的双反中,中国光伏企业已经走完了大部分,初裁的结果离预期很遥远美国商务部初裁对中国太阳能企业的产品征收不低于30%的惩罚性进口关税,中国多数大型出口商都受到影响。
那么,这一次的结果会不会步美国的后尘呢?能源专家林伯强认为,欧盟跟随美国的可能性很大。
但屠新泉认为,相比于美国,欧盟的情况可能乐观一些。从政治因素看,中欧比中美的关系要缓和。从经济上讲,欧洲深陷债务危机,需要中国的援助,这点或许能对光伏的反倾销案有积极作用。
下一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