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伏行业骤冷的微妙时刻,企业渴求着如同阳光般温暖的组织关怀。
记者昨天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来自光伏行业高地江苏省的天合光能、尚德电力和阿特斯阳光电力联名向江苏省委、省政府发出恳求信,恳请后者尽快向国务院及国家有关部门汇报,尽最大努力争取阻止欧盟反倾销立案,以避免太阳能产业遭遇毁灭性打击。
而另一大来自河北的光伏巨头英利本月早些时候则迎来了保定市主要领导的调研,后者给出了“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定心丸。
在光伏这个频遭“青春期”烦恼的行业,政企合力突围同时考验着企业和政府的智慧。
“目前中国的光伏产业明显还尚未“成年”,需要政府的合理引导,但明显的引导政策长期缺位,而地方又“过度溺爱”。合理健康的发展方式才是我国光伏产业最需要的。”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说。
密集互动
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昨天,江苏省商务厅召集光伏企业座谈,这次会议的核心背景就是德国总理默克尔即将访华(8月30日至31日)。
今年7月24日,德国企业Solar World向欧盟委员会提交申诉,要求对中国光伏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根据程序,欧盟有45天的窗口期决定是否立案调查,目前还未有结果。但日前25家欧盟企业上诉要求对中国太阳能产品进行调查等迹象表明,贸易战似乎已经渐露苗头。
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到,光伏三巨头在上书中表示:“有可靠信息称,欧盟很可能会加快进程,即在8月内立案。一旦立案,最终结果将参照美国“双反”,中国光伏企业胜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对于包括光伏在内的对外依存度较高的中国企业而言,“双反”(反倾销、反补贴)就意味着贸易大棒以及可能被“砸伤”的销售业绩。
今年3月,美国商务部公布对中国光伏反补贴的初裁结果,税率为2.9%至4.73%,远低于之前国内普遍猜测的10%。5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光伏电池及组件的反倾销税初裁结果,税率达31.14%至249.96%,终裁结果将在10月初宣布。
这一抽象数字意味着,如果每片出口美国的光伏电池按1美元来算,加上税收后,进入美国市场,价格就变为1.3美元,中国企业的价格优势将因此“蒸发”。
光伏企业的上书分析,“2011年欧盟约占据江苏太阳能产品出口市场的七成。一旦欧盟此次反倾销立案,很有可能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产品征收高额关税,致使中国太阳能产品无法进入欧盟市场……将给江苏省造成超过2000亿元的产值损失,接近1000亿元的不良贷款风险,江苏省经过十几年精心培育和发展起来的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太阳能产业将面临毁灭性打击。”
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江苏省领导已经在上书上作了批示,批转到省政府具体部门研究办理。
在光伏企业聚集地之一江苏常州,当地上半年工业经济分析会披露的信息显示,受欧债危机、美国“双反”以及产能过剩的影响,常州的光伏行业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特别是中小企业、新上企业和设备制造企业,停产、半停产的企业数量超过60%。
“上个礼拜连着参加了三次会,马不停蹄。”江苏一家光伏企业高管告诉记者,“我们的诉求很简单,就是一个公平的国际贸易环境!”
政策发力
事实上,今年6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已经转发一份文件通知,核心是该省多个部门“关于继续扶持光伏发电的政策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