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成排的太阳能热水器开始爬满城乡建筑物的屋顶,当越来越多的生活、生产热水和照明来自太阳能,人们不再怀疑低碳时代的来临。然而,当作为行业领头羊的黄鸣突然向同行发难,高调曝行业“潜规则”时,许多人不免疑惑:是黄鸣疯了,还是这个行业疯了?
“疯人”黄鸣最近有些狂
7月20日,皇明太阳能公司董事长黄鸣在德州太阳谷公开发布《曝光行业潜规则应受鼓励与保护》呼吁书,直陈太阳能行业隐忧与潜规则。8月10日,黄鸣又举行太阳能行业“曝潜强标”网筹建发布会,在先期披露太阳能热水器行业两个质量安全潜规则时,他直言“我爱这个行业,也恨这个行业!”
多年来,黄鸣一直是以行业代言人的形象出现的。这次公开曝光行业潜规则,仍然缘于对同行恶性竞争及产品质量的强烈不满。
皇明太阳能公司副总经理王久伟说:“现在市场上很多品牌企业在卖800元一套的太阳能热水器,这连生产成本都不够。在一些项目竞标中,大量劣质产品靠低价中标,而一些质量过硬的名牌产品因为没有利润,最后只能选择弃标不做。企业偷工减料的代价将牺牲掉整个行业的信誉。”
据黄鸣披露,当前市场上大部分普通的太阳能热水器支架容易腐蚀、坍塌,而且许多企业在太阳能热水器安装过程中用手工剪裁、打火机密封,或用电工胶带缠绕,致使水汽极易进入,通电后容易造成连电起火。黄鸣向记者提供了多张照片,展示近期台风来临时不少品牌的太阳能因支架不过关被成片吹倒的景象。黄鸣表示,今后还将陆续披露一系列潜规则,包括工程招标、销售、配件、制造、选材、安装和维修等全过程质量黑幕。
同行低调回应“打击面过宽”
黄鸣“炮轰”同行的言论,显然引发业内一定程度的“反感”。记者在采访一些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时,许多受访者不予置评,但仍有部分品牌企业负责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普遍认为,尽管太阳能行业内部恶性竞争普遍存在,但行业健康规范发展有个过程;曝光行业潜规则对品牌企业有利,但采取这种“过激”方式略显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