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信息 研究咨询 服务应用 展会会议 视频图片 期刊专栏 新媒体
关闭
关闭

多晶硅行业陷入寒冬

发表于:2012-08-01 08:53:03     来源:中国贸易报
编者按: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多晶硅行业陷入寒冬后至今未见好转。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目前,43家多晶硅企业中,仅有8家勉强开工生产,其他80%的企业已经停产。而国内外多晶硅价格“倒挂”导致进口增加,更是让该行业雪上加霜。
 
日前,国内4家多晶硅企业提出的对美国多晶硅“双反”、对韩国多晶硅“反倾销”调查申请终获中国商务部支持。这本该是中国光伏历史上的一次里程碑事件,但是,中国光伏企业并没有站在上游多晶硅生产企业一边。
 
占地约500余亩的江西赛维LDK多晶硅片四期生产线扩建项目于2009年11月27日开工建设,工程投资120万元/亩,总投资约6.3亿元。现如今,空荡荡的工地上杂草丛生,见不到一个人。
 
赛维LDK——这家号称规模世界第一的多晶硅片和多晶硅料生产企业已经举步维艰。近期,有媒体爆料,公司所在地江西新余市政府已经组建“驻江西赛维公司帮扶组”,并动用20亿元“发展稳定基金”为这头即将“瘦死的骆驼”进行“大输血”。据知情人士透露,这20亿元救命钱悉数出自财政收入。
 
另一家同处新余的光伏企业吉阳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没能绕过资金短缺这一障碍。吉阳公司新余总部数位员工证实,7月18日该公司才发了4月份半个月的工资,另外半个月的工资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发,公司员工已集体向总部提出抗议,并要求新余市劳动仲裁部门介入。
 
赛维LDK、吉阳股份并不是个案。据悉,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多晶硅企业就纷纷停工停产,停产规模之大、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高宏玲告诉记者,现在绝大多数多晶硅企业已经开始遣散员工,行业整体开工率不足20%,“对于多晶硅生产企业来说,因其拥有多条生产线,如果停工一两年,就离破产不远了。”
 
价格“倒挂”进口增加
 
美韩产多晶硅销量一路攀升,国产多晶硅却库存积压严重。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多晶硅贸易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道:“他们(美韩企业)产品的售价简直太低了,国内的产品根本不敢卖这个价钱,所以一点儿市场竞争优势都没有。”
 
目前,美国多晶硅产品售价为24美元/公斤左右。针对国外产品卖出的“白菜价”,中国多晶硅生产企业忍了好久。
 
记者从中国商务部了解到,本月初,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保利协鑫多晶硅生产核心子公司)、江西赛维LDK、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和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联合一些中小型多晶硅生产企业,正式提交书面申请,要求商务部对产品出口至中国的美国多晶硅生产企业展开“反倾销”调查。
 
7月20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将开始对原产于美国和韩国的太阳能级多晶硅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商务部在另一份公告中称,还将对原产于美国的太阳能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
“中国企业方面已经掌握的材料证明,美韩企业生产的多晶硅在中国的售价低于本国。同时,国内多晶硅生产企业也从不同渠道获得美国企业有政府补贴的消息。”高宏玲说。
 
关于为何区别对待美韩企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会长赵家生表示,韩国的相关信息不像美国那样透明,“受困于信息不足、时间仓促,为确保商务部能及时立案,发起方采取了保守策略,此次对韩国只提起‘反倾销’调查。”
 
以韩国OCI、美国Hemlock为主的国际多晶硅巨头主要市场均是中国,韩国多晶硅企业70%的产品出口中国。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韩国OCI用的几乎全为美国GTSolar的设备,成本应在30美元/公斤以上,但产品在中国的售价明显低于成本价。
 
美韩企业亏本抢市场
 
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产品让这些国外多晶硅生产巨头不堪重负:主打多晶硅和硅片业务的熊津能源2011年第三季度出现59亿韩元的亏损,野村控股则认为 OCI的多晶硅业务亏损时间会延长到2013年全年。多位业内人士指出,韩国厂商之所以低价出口多晶硅,有赖于国家的补贴支持和集团其它赢利业务支撑,以此在未来市场上获得绝对优势。
 
2011年,中国总计进口多晶硅6.46万吨,同比增长36%,其中,自美国、韩国进口多晶硅数量占6成。
 
2012年1月至5月,中国累计进口多晶硅3.4万吨,再创历史新高,累计进口额达到9.6亿美元。仅5月当月,中国从美国进口多晶硅3269.37 吨,环比增长28.47%,占进口总量的41.40%;从韩国进口1752.74吨,环比增长15.05%,所占比重为22.20%。
 
据中国光伏产业联盟预测,2012年,中国国内多晶硅产量约为10万吨,进口量在8万吨左右。8万吨的进口量,按现今零售价23美元/公斤至28美元/公斤、长单价32美元/公斤至37美元/公斤计算,涉及进口总值超过20亿美元。
 
“供给大大超过需求会引发企业将产品低价售卖。”高宏玲说,“但是,美韩两国的倾销行为不仅仅是为了消化库存,更重要的是想抢占中国市场。”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美韩企业的确有能力吞食中国市场,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掌握着生产核心技术,“硅矿提炼多晶硅,纯度达到6个9才能被用作光伏材料,生产太阳能板。现在,多晶硅的生产技术主要为改良西门子法,世界上只有几家企业(集中在美、韩、日、德)掌握这种生产工艺,其生产成本大大低于中国企业。这些多晶硅生产巨头凭借技术优势压低产品售价,为中国同类企业在技术上设置障碍,形成壁垒。”高宏玲说。
 
2011年5月,多晶硅售价低位徘徊。经过一年多的冲击和消耗,中国多晶硅生产行业被动地进入了残酷的洗牌阶段,波及整个行业超过500亿元投资,导致5000多人失业。
 
作为申诉方,多晶硅企业希望中国商务部有所作为,对美韩进口产品加征一定关税。但是,按照惯例,此次调查自7月20日起开始,通常应在2013年7月 20日前结束调查,特殊情况下可延至2014年1月20日。有业内人士分析,调查期将长达12个月至16个月,中国的多晶硅企业有几家能撑到那个时候,仍是个问题。
 
多晶硅上下游企业“内战”
 
就在多晶硅生产企业心急如焚的时候,中国光伏产业内部却传出不和谐声音。
 
据知情人士透露,国内一些光伏下游企业因担心中国对美韩多晶硅企业立案后,多晶硅进口会减少,短期内影响原料供应,导致自身生产成本上升,便通过各种方式加以阻挠。
 
“我们应该用更加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这一问题。”高宏玲说。
 
2007年以前,在中国多晶硅产业尚未形成气候之时,海外垄断巨头掌握着产品定价权,多晶硅售价曾一度冲高至480美元/公斤。
 
从2008年开始,中国政府大力提倡发展新能源产业,有些地方政府为响应这一号召,毫无规划地上马多晶硅项目,为日后产能过剩埋下隐患。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后,以欧盟为首的国家纷纷降低对太阳能产业的补贴。海外需求骤然下降,这对过度依赖出口的中国光伏产业来讲好比是“当头一棒”。
 
2009年,中国商务部以及国家发改委曾经先后发出预警,提醒光伏企业,谨防产能过剩。
 
“现在,国外大型多晶硅生产企业依靠技术优势,低价供应中国太阳能板生产商,先亏两三年,等掌握市场主动权后再改变策略,提高售价,这是他们一贯的策略。到时候,中国光伏产业将面临非常被动的局面。”高宏玲说。
 
一无市场,二无技术,多晶硅生产企业如困兽之斗,行业发展似乎陷入“死循环”。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求助政府给予补贴更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高宏玲认为,未来一段时期内,多晶硅生产企业仍会处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优胜劣汰在所难免。
 
“现在,多晶硅产品体现的多是工业用途。此外,拉动国内消费品市场需求,对于释放光伏产品过剩产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她说,“政府应在市政、公共设施建设中多采用光伏产品。老百姓也要对购买光伏产品有充分的认识,现在人们使用的电视机更新换代很快,但由太阳能这种新能源驱动的家电产品寿命会达到20年以上,消费者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同时,生产商还要面临完善售后服务等诸多问题。”
 
上述多晶硅贸易商表示,中国多晶硅生产企业只有依靠市场才能走出困境,“有了市场,企业才能逐渐盈利,并将其中的一部分用于技术研发改造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只有这样,整个行业才会踏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他说。
特别声明:
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GF-solarbe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

    新闻排行榜

    本周

    本月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 news@solarbe.com 商务合作联系:010-68000822 media@solarbe.com 紧急或投诉:13811582057, 13811958157
    版权所有 © 2005-2023 索比光伏网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