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美国商务部对于含有中国产c-Si电池的光伏组件征收进口关税的初步裁决有何潜在影响,则有必要先搞清楚美国市场对于领先一线中国组件供应商意味着什么,以及对于整个全球市场意味着什么。
另外,这也应该放在已经通过分销渠道(尤其是美国市场)售出的品牌组件中所使用原材料的原产地前提下。最终,从这些问题就可以推导出任何美国征收的关税将会产生的影响和范围。
事实上,回顾某些为光伏电池板部署在全球范围之内实施的国内生产限制时,预计未来各地产品将出现细微的差别。这就要求配置任何c-Si组件出货组合时,要满足当时出台的当地进口或国内生产要求。
对于最终组件装配存在限制条件的国家,很明显应该在这些国家进行组件装配。如果对中国产电池征收关税,那么应该使用非中国产的电池。
从这个角度看,征收的关税只是又一个要应对的障碍罢了,其影响大小最终取决于美国光伏市场相对于全球光伏需求的规模。例如,如果预计美国占全球光伏需求的50%以上,则这个障碍的影响将相当大。如果美国市场仅占小小的10%,则影响明显会微乎其微。
但是多年来,灵活的价值链安排一直是光伏工业中c-Si生产的特色(包括多供应商原材料供应、OEM以及承包生产)。即使是实现了从硅锭到组件的垂直一体化的一线生产商,也需要全面依赖第三方硅片和电池供应商。在电池供应方面,绝大部分来自台湾。中国和日本的组件供应商过去都是台湾c-Si电池的大买家。
确实在过去几年中,整个美国市场所消化的c-Si组件使用的电池都是从台湾电池生产商进口的。因此讨论从一开始就能准备好解决方案是不可能的。台湾的定位就是成为电池生产的巨人,他们实施的战略使电池生产流程得以细化,从而在今天的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在过去,出口到中国并连入中国造组件中的台湾产电池可能会输送到德国或意大利甚至是美国。从今以后,向美国输送这部分组件很可能就会成为最实际的情境。有意思的是,大量二线中国组件供应商也是台湾电池的主要买家:这些供应商现在可能在美国找到了生机,这是在他们签订OEM电池供应合同时万万没有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