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最近美国光伏发电市场出现的动向,向我们提出了一个让人颇感兴趣的问题。那就是国际化以及随之展开的企业竞争对光伏发电产业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如何看待中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模块涌入美国市场。
美国最大级别的光伏发电鼓励政策——加利福尼亚太阳能计划(CSI)数据显示,最近中国厂商的系统装机量增加。2008年中国的阿特斯、尚德电力、天合光能及英利绿色能源控股公司的合计市场份额仅占3%,而2011年(截止11月底)则迅速扩大到了36%。Solarbuzz的美国市场数据也显示出了相同的倾向,预计2011年中国企业的份额会进一步增加。
在中国厂商飞跃发展的同时,光伏企业在美国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结果造成模块价格急剧下滑,从而导致很多美国企业蒙受损失。2011年10月举行的美国最大光伏展会“国际太阳能展会(SPI)”,也针对模块价格将会走向何方,以及谁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盈利等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恰好在SPI开幕的第二天,德国SolarWorld的美国子公司针对从中国进口的模块正式提起了反倾销诉讼。
中国厂商的飞跃发展,与意欲回避中国制造的美国企业的反倾销诉讼……这些都表明美国无法与光伏发电产业的国际化脱离关系。美国光伏发电产业目前正处于过渡期。该产业目前尚未达到没有政府补贴及价格进一步下滑、或者二者都不具备的条件下即可自立的阶段。
分析这一问题时,需要参考一下另一组数据。这就是刚才提到的CSI系统装机容量的整体走势。2008年装机容量稍低于150MW(DC),而2011年1~11月却增加到了250MW以上。增加的100MW与中国厂商的増加部分相当。也可以说,推进低价战略的中国厂商对美国市场的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
光伏发电系统的价格趋于适中,使得光伏发电产业在美国中央政府及州政府补助金匮乏或取消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增长态势。但另一方面,对模块厂商的压力也越来越严峻。
美国太阳能电池厂商今后应该采取什么战略?大多数太阳能电池厂商都需要站在制造、供应链及最终市场的角度,成为真正的国际企业,在能够提高收益的国家或地区开展业务。从这一角度考虑,美国市场仍处于竞争过剩、贸易环境不稳定的状态,并呈现出补助金减少的倾向,因此光伏发电企业也可以将资源分配给美国以外的市场。
近几年来许多光伏发电企业都涉足美国市场的原因之一,是欧洲尤其是德国市场增长迟钝。中国、印度及日本等亚洲市场预定采用新的鼓励制度,估计将来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亚洲市场前景乐观,而美国市场环境相比之下却缺乏明朗因素,这也许会促使光伏发电企业采取新的行动。
另外,中国厂商在美国实现飞跃发展,也对日本厂商的市场份额带来了巨大影响。2008年京瓷、三菱电机、三洋电机及夏普在CSI计划中的系统装机量合计份额达到39%,而2011年(截止11月底)则下滑至18%。装机容量减少了10MW。
日本厂商是在价格竞争激烈的美国市场上忍受经营亏损的痛苦继续开展业务,还是在模块利润还不错、打算通过固定价格收购制度来刺激产业发展的日本市场赌个输赢?即便是日本市场,也会因中国厂商的涉足而不可避免地趋于国际化。日本厂商不应在价格上与海外厂商一争高低,而应该利用此前积累的流通渠道等,通过采用海外企业所不具备的本地技术来提供附加值。(特约撰稿人:Junko Movellan,美国Solarbuzz公司美国PV市场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