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 宋亮
在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少、产品质量档次有待提高、过分依赖国际市场等一系列问题的催化下,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过程注定要经历一个寒冬。今年,由于欧洲光伏市场需求大幅下降,国内企业大量产品滞销,价格大幅下降,行业内亏损严重。而恰恰此时,美国又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展开“双反”调查,这无疑让中国光伏产业陷入更加被动不利的境地。然而, 外部环境的恶化,对中国企业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它只能让中国光伏企业更加积极抱团应对危机,同时,积极推进行业整合,加快核心技术的开发,增强国际竞争实力。
欧盟市场急剧萎缩对国内新能源产业产生极大影响,目前半数以上中小电池组件企业已经停产,30%企业大幅减产,10%-20%企业正在努力维持中,并已开始不同程度裁员。部分光伏设备生产的上市企业二、三季度业务普遍亏损,其中,四大光伏巨头英利、尚德、天合、赛维第三季度财报,共亏损2.9亿美元。
由于光伏电池价格下滑及销路不畅,各企业存货陡然上升。韩华新能源第三季度存货高达4.95亿元,相比以往提升幅度明显。尚德电力存货为6.96亿美元,而今年二季度末该数字则为5.71亿美元。
恰恰此时,美国又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展开“双反”调查,这无疑让中国光伏产业陷入更加被动不利的境地。近期,美国7家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贸易申诉,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太阳能板施加限制,并征收超过100%的反倾销关税。时隔不久,美国商务部正式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发起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将太阳能产业推到中美贸易争端最前沿。
美国双反主要原因
当前,美国经济增长缓慢,本土制造企业不仅没有实现预期调整,同时面临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正通过灵活的商业制度、不断缩小的技术差距、廉价的制造成本等优势逐渐全面占领制造业主要领域,而且这些优势正从传统制造业向新兴制造业蔓延,其中就包括太阳能制造业。可以预料,在维持就业、提高竞争力等迫切需求下,包括新能源行业在内的美国制造企业近期将不断掀起反倾销调查诉求,寻求美国政府的贸易保护。
另外,奥巴马政府期望借助发展以新能源为首的绿色经济来扭转经济萧条、实现经济转型和扩大劳动就业的目标。但事与愿违,政府不仅未能有效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新能源的相关立法和政策,而且受政治和经济等因素影响,在新能源发展战略上的立场还有所倒退,不断地降低对新能源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与此同时,市场上的新兴力量却仍然在继续追捧新能源,规模不断膨胀,这使得美国新能源发展形成“政冷经热”的失衡格局。通过在国际上开展反倾销调查,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为美国政府缓解新能源发展的各种压力。
中国光伏产业需要放慢脚步
由此分析,未来美国针对中国新能源的贸易摩擦将会越来越多,而欧债危机影响难以预测,后期欧洲经济走势恐将持续疲弱,在此背景下,中国光伏产业将不得不面临重新调整。笔者认为,除调整之外,此次光伏寒冬来的正是时候,可借此机会加快产业整合、升级。由于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少、产品质量档次有待提高、过分依赖国际市场,中国光伏产业始终停留在中低端初级产品生产上,难以缩小与欧美企业之间的差距。由于产品附加值低、污染能耗高,长期来看,不利于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更不利于满足未来国内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