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朱共山开始创业,2006年才在徐州成立江苏中能(后被保利协鑫收购),正式涉足光伏行业。当时,彭小峰在江西新余开始构筑赛维LDK的光伏帝国,施正荣的无锡尚德已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尚德的电池组件发展得不错,但朱共山还是决定做上游的多晶硅,多晶硅是整个光伏产业链中资金和技术最密集的环节。朱共山说:“很多人反对,包括专家考察之后都不赞成,但我坚持下来了。”之后,保利协鑫细心经营多晶硅,并开始进入硅片、系统集成和下游电站业务。目前,保利协鑫的多晶硅产能已经达到6.5万吨,明年可能实现对应的产量,在规模上压倒了竞争对手,硅片产能也已于去年年底超过赛维LDK,问鼎全球之王。
在整条光伏产业链上,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系统集成和电站6个环节,朱共山选择的是最上游和最下游,至今他仍肯定:“不会涉及电池和组件。”
据公开数据,光伏组件产品95%以上均出口海外市场尤其是欧洲,由于国内的光伏应用领域刚刚起步,国内光伏企业依赖于海外市场需求的特征非常明显。加上国外的光伏政策补贴下降和“双反”(反补贴和反倾销),海外市场需求收缩难以避免。
自2007年开始,尚德在欧洲市场的出货量逐年下降,从当初的88.68%降到2010年的66.08%,虽然在美国和日本的市场份额有所上升,但整个行业组件产能过剩、供过于求的情况显而易见。
电池方面,据国金证券分析师张帅统计:“2009年,600MW的电池产量就能排行业第三,而在2010年,达到这一产量的企业却连前十都进不了。截至2010年底,已有8家光伏电池企业的产能超过1GW。”
另外,虽然今年以来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价格都大幅降低,但相对来说多晶硅的降幅较小。“保利协鑫业绩坚挺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而且多晶硅的技术门槛较高,能进入市场的企业不像组件和电池那么多。”业内人士对理财周报记者说。
目前除了在美国营运11兆瓦的光伏电站外,保利协鑫还在江苏省徐州市拥有目前中国最大的、装机容量达20兆瓦的光伏电站。
下一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