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11月9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发布公告,宣布将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调查。据了解,本次“双反”调查涉及的中国光伏企业多达75家,基本将国内有一定规模的光伏企业一网打尽。
“双反”幕后的真正原因
美国光伏企业提出“双反”调查的表面原因是,中国一些光伏企业以超低价出售多晶硅光伏电池等产品,倾销幅度超过100%。美国人认为,由于中国光伏组件价格过低,美国流失了数以千计的工作机会。同时,美国企业还认为中国政府向国内生产企业提供大量的非法补贴,补贴内容包括供应链补贴、设置贸易壁垒等。
不过,从公开资料的查阅中发现,这种意向的存在,很可能是因为当下的美国光伏企业已无法在技术和价格上与中国同台竞技。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严正指出,“美国在全球倡导的清洁能源领域主动挑起贸易摩擦,将自身竞争力因素导致的产业发展滞缓问题归咎于中国产品的竞争,并拟采取限制措施,中国公众和企业对此强烈不满。
“双反”遭多数美企鄙视
在11月8日的听证会中,由SolarWorld公司牵头提起申诉,成员仅为7家美国光伏企业的的太阳能制造联盟(CASM),遭遇了由9200个美国光伏员工的25个集团及公司组成的平价太阳能联盟(CASE)的反对,CASE认为,“此种申诉的进行将抑制美国太阳能光伏市场的发展与可持续性”;美国第一大光伏企业FirstSolar也对中企予以强力声援。
SunEdison创始人兼CASE主席JigarShah对此次申诉的形容是“鼠目寸光!美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对Solarworld的短视行为几乎一致反对”。如此看来,更多的美国企业鄙视CASM及美国商务部的这种贸易保护。
德国公司或为“小人”
此次美国7家“挑事”公司的领头羊SolarWorld,是德国最大光伏公司的美国分公司。这家公司是一家纯正的德国公司,同时也是德国最大的光伏公司。
据媒体报道,在11月8日的听证会中,由SolarWorld公司牵头提起申诉,成员仅为7家美国光伏企业的的太阳能制造联盟(CASM),遭遇了由9200个美国光伏员工的25个集团及公司组成的平价太阳能联盟(CASE)的反对,CASE认为,“此种申诉的进行将抑制美国太阳能光伏市场的发展与可持续性”。
不过,11月9日,美国商务部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正式进入立案程序,说明SolarWorld等七家公司得到商务部的支持。
其实,中德宿怨已久,美国或许只是个开头。2007年,德国本土生产的光伏组件为875兆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5%),仅能满足德国安装需求的67.3%,其余大量的组件需要从国外进口,而那一年,正是中国光伏企业的崛起元年,德国的组件缺口对推动中国光伏业的急速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中国最大的光伏企业——无锡尚德(光伏组件生产商)在2007年的年产量是其在2002年的54倍。
在2007年,德国光伏组件产能占全球第一的地位,仅在一年之后的2008年,即被中国同行超越。2008年在中国光伏业崛起之后,德国更是一年不如一年。
在2009年,德国光伏巨头Q-Cells当年一季度销售额下降17%,二季度税前亏损6200万欧元,并计划关闭数条生产线,当时Q-CellsSE的总裁指责中国产品的价格处于“倾销的边缘”,从而直接导致当年9月中国遭到以德国为首的欧洲太阳能公司发起的申请对之出口进行反倾销调查的行动,这是中国光伏业第一次遭遇贸易保护性质的行为。
显而易见,德国光伏企业与中国在贸易摩擦上的积怨早就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