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光伏急速吸金的财富效应,促使整个市场发酵。据了解,2008年、2009年、2010年光伏产业的市场需求同比分别超过20%、70%、110%,正因为良好的光伏需求增长形势,使得投资商错误地估计了市场规模,各路资本潮水般涌进光伏产业。不过,在小企业进入光伏行业的同时,原有的大型光伏企业也没闲着,仍在以更大规模扩产。2010年,无锡尚德的电池出货量位居世界第一,赛维LDK的硅片出货量世界第一;2011年,保利协鑫多晶硅产能世界第一。组件领域,世界五大厂全部集中在中国。这就导致光伏组件的产量和产能远远高于市场需求。
更重要的一点是,地方政府对光伏产业的盲目支持,使光伏企业在数十个城市遍地开花。“不光是杭州,习惯一窝蜂投资的浙商去年在宁波、金华、湖州、嘉兴等地也大量上马光伏项目,以为光伏和房地产、煤矿一样也是可以捞快钱的行业。这些地方政府也难免其责,因为要发展所谓的新兴战略性产业,政府对新光伏项目从土地到资金到政策都大力支持,一些企业也借机圈地骗项目贷款放高利贷。”道杰资本总裁俞铁成对时下光伏行业的混乱表示无奈。
此外,光伏业过度发展的诱因,其中一点也是国内环保标准太低。“这种牺牲中国环境帮欧洲改善环境的游戏该结束了。”业内人士称。
有进有出的“怪现状”
中国光伏行业将不可避免地进入一轮“洗牌期”。
近日,除了部分中小企业频传破产倒闭之外,还有几家大型企业因遇低潮期而暂停光伏项目,南玻光伏暂停11亿元河源项目就是其中一例。有业内人士就此分析,由于光伏产品价格不断下降,贸易商形成买涨不买落的心态,进而迫使厂家大量恐慌性抛售光伏产品,而大型光伏企业抛售的产品挤占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使得中小光伏企业率先破产。
“现在整个行业处于"大鱼吃小鱼"的整合并购阶段。” 北京凌云光伏相关负责人表示。
实际上,光伏行业进入洗牌整合期已成为业界共识。萧函认为,每一次市场的低潮都是对企业实力的一次检验,对产业的一次重新整合,目前光伏产业正面临这样的一个阶段。产业发展的“寒冬”带来的结果是优胜劣汰、弱肉强食。对于光伏产业而言,面对不利的市场形势,不适应市场环境、不具备竞争实力的企业将成为被整合的对象。
不过,光伏行业遭遇的“寒冬”却没能阻止资本进入的决心。目前仍有大批企业“逆流”而动,大手笔投资光伏产业。
下一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