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屋漏偏逢连夜雨。
近日,7家美国光伏企业申请对中国出口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下称“双反”),这一纸诉状,几乎牵动了国内所有光伏生产企业的神经。
继英利、尚德之后,10月26日,晶科能源就美国方面提交的不公平贸易申诉亦做出公开回应,其首席执行官陈康平表示:“我们将拿出证据证明我们过去一直在严格遵守国际贸易准则。该事件未解决之前,我们将继续与我们的客户和伙伴开展合作,确保业务正常运转。”
一旦美国立案,欧洲是否会进行效仿?目前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销往欧美的光伏产品占据了中国光伏企业近90%的销售额。在光伏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产能亦开始过剩的背景下,悲观的情绪已经开始蔓延。一位光伏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企业被诉“双反”(反侵销、反补贴)立案的可能性很大。
国际贸易委员会预计在11月8日对是否立案做出裁决。
降价引诉讼
2011年以来光伏产品价格的持续下滑,构成了美国企业此次申诉的主要背景,而中国企业则成了这一现象的替罪羊。2010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光伏产品总价值高达14亿美元。
由Solar World公司牵头,由七个美国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商组成的美国太阳能制造联合会(CASM)在日前发表的声明中强调:“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太阳能电池和电池板总量在2008年至2010年内增加了逾350个百分点。仅2011年7月一个月,由中国进口的晶硅光伏电池板和组件就已超过了2010年全年的进口量。这种增长成为了去年全球产品价格下降40%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中国光伏业一开始就与国际市场对接,其光伏组件产品的整个产业链是相对透明的。上述光伏业内人士称,无论是原材料多晶硅还是太阳能电池,中国都形成了公开的交易市场,定价基本是由市场行情所决定的。
导致光伏产品价格频频下滑的原因,是进入今年第三季度之后,欧洲由于主权债务危机而使得经济前景不明,光伏补贴的落实还没有着落,银行的融资难度却在增加,这些都使得欧洲市场的消费需求出现了放缓。
“在这种预期下,一些企业急于出货而大幅降价的行为是存在的,但这只是个别厂商的行为,不能算是倾销行为。”来自浙江一家组件企业的外贸经理说。
但中国企业授人以柄的案例,是最近两次在美国和德国举行的光伏展上,中国参展企业相继报出了约0.93美元/瓦以及0.86美元/瓦的价格。而据PVinsights的调查,目前晶硅电池组件每瓦平均报价为1.175美元。
“当时我也在美国的展会上,当0.86美元这个价格报出之后我们也有点儿吓到了,因为我们当时制定的底价是0.97美元/瓦,利润已经很薄了。”上述外贸经理表示。
不过他强调说,光伏企业报价低会引发系统性风险,甚至影响到行业的资金回笼。 “如果价格下跌太快,买家甚至会拒收货品,就让产品滞留在海关,等时效期限一过,海关拍卖时买家再低价买回,这样出口企业的风险很大。”显然,光伏产品价格下降,中国并不是“赢家”。
更重要的是,中国光伏企业海外设厂的前景,也由此被蒙上了一层阴影。在CASM提交的申请文件中,声称尚德电力在美国所建的组件装配公司——尚德Arizona公司的功能定位是帮助其实现低价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网站上公开的申诉文件显示,此次共有75家中国光伏企业被“点名”。除了英利、尚德、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上市企业之外,尚品、天威等规模较小的企业也被囊括其中,甚至光伏制造并非其主业的正泰太阳能及杉杉公司此次也一并被纳入申诉对象中。
“对申诉对象涵盖范围之广,在以往的贸易摩擦案件中并不多见。”涉外律师张峰表示,由于企业之间发展程度、资源禀赋不同,可能在抽样结果中呈现不同的成本结构,因而申诉方可以拿自己的标准去“套”结果,使得形成“事实倾销”的可能性大增。
在种种不乐观的因素下,上述业内人士判断,中国企业被诉“双反”立案的可能性很大。
风险恐蔓延至欧洲
“其实美国市场现在占我们总出货量的40%左右,大头还是在欧洲,现在我们担心的是欧盟会不会效仿美国也提起‘双反’。”上诉被采访人士说。据悉,销往欧美的光伏产品占据了中国光伏企业近90%的销售额。
国际咨询机构IHS iSuppli表示,2012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的增速将在20%以内。这与光伏曾经的高速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2010年全球光伏的增速高达139%。在市场已经大幅下滑的悲观预期下,如果欧美的“双反”大棒再打在中国光伏企业的身上,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据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最新统计,国内多晶硅现货主流报价为35万元/吨,比年初70万元/吨的报价低出一半;而光伏电池组件价格也在过去三个月内下降30%。
与价格暴跌相对应的是产能的过剩。有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光伏产能过剩为10GW,其中8GW来自中国。
截至2011年年底,常州天合、英利新能源的产能都将达到2GW,无锡尚德则在2.4GW左右,而后起之秀晶澳的产能年底将达到3GW。中国光伏企业的疯狂扩张,一旦遭遇欧美市场的“急刹车”,那么众多企业将在刀尖上起舞。
“中国国内的光伏市场尚没有大幅启动的迹象,一旦海外市场被封锁,那么光伏企业将面临货难卖、钱难赚的局面,一批资金实力较弱的企业将率先被淘汰。”上述业内人士如是预测。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指出,反驳美国同行指责中国光伏企业在美国市场采取了低价倾销竞争策略的问题上,国内光伏产业界可从两个方面着手反击。“首先,充分说明中国企业在美国销售光伏电池和组件的价格下降,与时下世界光伏产业正处在发展低迷期有直接关系,中国光伏企业在美国市场上降价销售更多的是一种被动行为;其次,充分展示中国企业对光伏电池和组件产品定价的合理性,比如向相关方面展示产品的真实成本、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销售价格等。”
浙江省太阳能行业协会秘书长沈福鑫表示,为了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浙江省在年底前将把这些企业做成一个类股份制企业的联盟形式,“以大带小进行市场突围。”
同时他也强调,由于美国企业提起的贸易诉讼也是国际市场贸易保护开启的信号,一些仍在向光伏领域进行投资的企业应当慎重评估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