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企业日子艰难
一位光伏组件生产商告诉记者,现在最难熬的不是一些停产公司,而是在1~2年内借钱开建硅片、组件生产线且尚未实现大规模量产的小公司。这些企业需要承受巨大的银行贷款压力,但同时又不能像大企业那样接到订单,可以说既有亏损又有银行贷款的追债风险。所以,他们只能选择变卖自己的设备及原材料、库存等等,或者选择被人收购。
记者就了解到,一家江苏中小规模的公司,在去年看到光伏组件能赚到钱,以近400万元的价格购买了一整套光伏组件生产设备,准备大干一番。谁知道,今年下半年光伏组件市场急转直下,而他们以往的代加工订单也几近停滞,为了能拿到流动资金并且清偿债务,所以只有以打几乎对折的方式,试图卖掉这批设备。
对于大公司来说,也有不少麻烦。昱辉阳光前述人士谈到,目前大批多晶硅公司与下游组件及硅片签订的长单恐怕要重签,以往锁定的多晶硅价必然会打折。
组件企业方面的困难也可能在合同的制订上。去年,光伏组件销售较为旺盛的时候,他们为了提前订到多晶硅等原材料,都会向对方的账户里打一笔预付款。如今要重新定价的话,这笔预付款可能就不太容易要回来了,企业肯定会有一些损失。此外,欧元兑人民币从今年5月的9.6,下跌至昨日的8.8左右,以出口欧洲为主的中国光伏公司必然面临折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