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海宁打工的李明决定提前回老家,他所在的电池组件厂已经两个月没有开工了,尽管厂里组织培训还提供一部分保底工资。不仅仅是李明所在的电池组件厂,国内不少光伏中小企业面临着停产或者半停产的状况。
由于欧债危机的日益深化,使得两头在外的国内光伏企业深切地感受到了寒意。业内惊呼,行业洗牌时期已经到来。据本报调查,在中小企业被迫停产或者半停产后,不少企业开始抱团出击,而大型企业仍然稳步扩张,奠定江湖地位。
中小企业生死劫
订单!仍然是订单!李明介绍,工厂里没有开工是因为没有订单。据浙江省太阳能行业协会秘书长沈福鑫称,这股寒流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刮了起来。
沈福鑫表示,我国光伏企业90%的市场份额都在国外,从今年二季度开始,依赖于国际市场的国内光伏企业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危机。上海超日副总经理张剑表示,作为电池组件商,成本下降,但是电池片组件的价格也在下降。
“尽管大企业没有停产,但随着价格的一路下滑,企业承压加大。”沈福鑫表示。受欧洲市场萎靡及国内市场启动乏力的影响,国内光伏市场全产业链产品价格一路下滑。据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最新统计,国内多晶硅现货主流报价为35万元/吨,比年初70万元/吨的报价低出一半;而光伏电池组件价格也在过去三个月内下降30%。
这股寒潮让近两年新加入的光伏企业有些措手不及。
浙江义乌市浪莎四期工业园区内,浪莎集团专门划拨做光伏生产的三个厂房仍然空置,而依照早前规划,现今其设备应已经安装完毕。
“今年的产能相当于2008年的两倍。”沈福鑫仍然认为,订单不理想才是此轮价格下跌的真正原因,尽管产能有这些么多,但并未真正释放出来。今年上半年也仅仅有部分生产线开始释放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