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本文由台湾《商业周刊》特别提供。
一场为了太阳能领袖交流而举办的活动,却意外点燃全球太阳能业者被中国玩垮的不满气氛。
2011年10月5日,台湾国际太阳光电展由“CEO高峰论坛”打头阵,热闹开幕。全球最大太阳能多晶硅业者保利协鑫能源(GCL,以下称协鑫)第一次参展,执行总裁舒桦还特别应邀上台演说。
台上,来自对岸的舒桦微笑着说,协鑫的多晶硅生产成本年底将降到20美元/kg。若以目前现货价格约43美元计算,协鑫的毛利率超过五成;就算年底现货价格继续下跌到茂迪CEO张秉衡所预估的35美元,毛利率仍将有四成。
这番胜利宣言听在台下其它业者的耳中,当场是又气又羡。3月底开始,太阳能电池相关报价一路走跌,半年里的跌幅达到四、五成,多数太阳能公司正身陷第二季转盈为亏、第三季剉咧等、第四季继续亏的梦魇当中。
当舒桦演讲终了,坐在第二排贵宾区的大同集团董事长林蔚山立刻举手发问:“太阳能产业崩盘,你觉得保利协鑫是始作俑者吗?”
气氛,瞬间凝结。
2011年初,林蔚山才在大同电锅50周年记者会上高调说,旗下的太阳能硅晶圆厂绿能今年要赚两个股本;但8月底,绿能低调的将今年财测中的每股盈余目标,从赚15.82元,一举调降为亏损2.9元。面子挂不住,难怪林蔚山要在众人面前挑衅舒桦。
在遥远太平洋的彼岸,也有人正呼应着林蔚山。
中国大陆业者先带头杀价 多晶硅价格2011年已跌一半
2011年8月底,因为高存货与财务吃紧,已有三家美国太阳能公司宣布破产,引发业界哗然。在这之前,欧洲才有多家太阳能厂,宣布裁员度小月。9月底,多次代表美国产业界调查中国反倾销、反补贴的King&Spalding律师事务所,也向美国商务部等单位提出调查中国太阳能倾销的申请。
令同业反感的,是中国大陆业者激进的价格战。今年第一季,太阳能多晶硅材料每公斤还高高挂在约80美元,3月底需求因为欧债疑虑而急冻,协鑫马上就祭出低价策略。半年下来,现在现货单价只剩下40美元(但协鑫是制成硅晶圆才出售)。
舒桦也说:“协鑫的做法是不需要客户开口的。我们主动会跟他们磋商相关问题,而不是说等他开口,这不是我们的风格。”
对舒桦来说,协鑫带头杀价,是“让利给战略伙伴(客户)”;但对全球同业来说,“协鑫是价格破坏者。”
政府参股加出口退税 发展五年就挤掉欧美业者
从最上游的多晶硅材料开始,一路往下到硅晶圆、电池、模块,中国保利协鑫、无锡尚德包办了所有的“全球第一”。
不仅全球前六大模块厂都是中国大陆的公司,电池领域的全球前十大业者中,中国大陆有七家、台湾有三家上榜。过去叱吒风云的欧美业者,早就从供应链上逐一消失。
中国大陆与台湾发展太阳能的时间差不多,但现在中国大陆有五、六十家公司,台湾仅约有二十家,而且规模远远小于前者。
中投顾问统计,2008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能是全球整体的26%;但2011年,根据市调机构集邦科技EnergyTrend估算,这个比重已经快速攀高到六至七成。
中国大陆到底赢在什么地方?集邦科技EnergyTrend研究经理胥嘉政分析,中国大陆政策支持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江西赛维(LDK)、无锡尚德等都有浓浓的地方政府味道,有些甚至直接参股。
各地政府也在土地取得成本、银行融资条件、赋税上,给予业者方便。
此外,“‘出口退税’是中国公司最大的利器”胥嘉政说,这些退税都会回到获利上,提供中国大陆业者在全球发动价格战的弹药。
不仅如此,中国大陆业者近几年更是积极扩产。以中国“电王”朱共山主导的协鑫为例,2006年底才成军,一口气就砸下新台币300余亿元,两年多就成为全球第三大多晶硅原料厂,今年更登上全球第一。
2010年,协鑫又跨足硅晶圆领域,同样只花了11个月,就窜升为业界之冠,现在不仅供应全球约三成所需,成本更居业界最低。
中国大陆卯起来发展太阳能,一位大陆太阳能业者剖析,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次在高科技领域,与全球其它国家站在同一条起跑在线。舒桦对这说法,更是大表赞同。显然,太阳能在中国大陆,已升华为民族意识。
别人减产中国大陆仍加码 2012年扩产计划2011年底启动
算一算,2011年中国大陆产能将比2010年大增一倍。就算是现在:报价半年崩跌五成、完全看不到反转向上迹象,台商早自四月就陆续下修产能计划,中国大陆却没有停下扩产脚步。
一位台商两周内走访中国大陆32家太阳能公司后发现,中国大陆多数业者无视于全球供过于求的事实,仍按照年初规划、继续扩产。
小厂如此,大厂亦然。舒桦也得意的说,协鑫原订年底的多晶硅原料产能目标,已提前在7月完成,2012年的扩产计划也提前在2011年底启动。
对于外界不断指责中国大陆,昱辉阳光销售副总裁黄颂德回说:“平实而论,台湾也扩(产)得很大力。”舒桦更直说,协鑫的成本优势来自于技术与生产效率的提升,“你们该问的是,为什么其它公司做不到?”
这一波不景气当中,以协鑫为代表的中国太阳能公司,不仅让欧美业者逐一被淘汰出局,倒闭潮甚至也波及中国小型太阳能厂。
产能比需求多出快一倍 当库存高,报价将难止跌
“中国大厂的野心,全反映在失控的扩产计划上,”胥嘉政认为,它们不仅加速这一波不景气赶快落底,更以成为全球最后胜利者为目标。
中美晶总经理徐秀兰以“不理性”形容中国目前的扩产计划。她认为,中国正承担着大风险:由于景气最快明年第二季、最晚明年底才会回温,中国大陆业者不算低的负债比,能否安然度过此波淘汰赛?一旦银行雨天收伞,股东将暴露在高风险中。
“全球现在的有效产能大约是30GW(10亿瓦),与今年实际需求17到18GW、甚至是20GW相比,太阳能产业正面临‘结构性的供过于求’,而且从去年就开始了”,徐秀兰表示。产能比需求多出了快一倍,下游库存又高,报价怎么可能止跌?
不过,中国发动价格战也带来意外收获。太阳能发电成本与市电同价(Grid Parity)的理想,已提前在2011年发生,太阳能对政府补贴的依赖度正在下降。“到时候,现有的30GW产能根本不够用,”徐秀兰满怀期待。
然而,在迎向那不知何时才会发生的美好未来前,全球太阳能厂都得在中国的价格炮火声中,想办法度过这一波越来越冷峻的太阳能产业寒冬。(撰文:王毓雯,《商業周刊》)
【小资料】中国掌控全球逾半产能——中国在太阳能供应链产能占比
硅晶圆产量占全球约7~8成
硅基电池囊括全球前4大厂,产能占全球约6~7成
模块囊括全球前6大业者,产能占全球5~6成
上游工业气体直直涨,张忠谋也遭殃
晶圆代工教父──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看好太阳能等绿能产业的发展潜力,但他压根没想到,台积电还没赚到太阳能的钱,已经先为太阳能产业垫高了生产成本。
2011年9月1日,半导体、面板上游制程大量使用的氦气价格无预警涨15%,国内主要工业气体供应商三福气体的代理商更表示,明年初还预定再涨15%,总涨幅将达3成。另一种用量更大的工业气体──氩气涨势更惊人,不仅被代理商形容是“漫天要价”,且两年来涨幅达六成,接下来还要继续涨。
原来,太阳能与半导体、甚至是面板的上游制程中,都会用到大量的氦气与氩气。越上游、用量越大,如台积电即这些工业气体的大宗用户。然而,这两年两岸太阳能厂有志一同,卯起来倍速扩产的结果,就是对这两大气体的需求量大增。但偏偏氩气是钻油过程中的附属产品,即使台湾已经向中国扩大进口,但总供应量还是增加有限,因此气体报价也跟着飙涨。
就算是近期太阳能市况不佳,但业者仍要维持一定的产能利用率,摊销固定成本与折旧。这使得太阳能、面板、半导体对工业气体的需求维持不坠,也让三福、联华、亚东等三大工业气体供应商,成了这一波不景气当中,少数还能笑着涨价的得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