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工信部召开的《“十二五”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 “《规划》意见稿”)研讨会结束。在这份长达近万字的文件中,对未来5年我国光伏行业的生产、成本、环保、规模均做了详细的规定。
据参与研讨会的代表透露,若不出意外,该《规划》意见稿将于今年10月前后出台,光伏巨头们的势力范围也将出现新格局。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份《规划》意见稿非常重视一度处于尴尬地位的薄膜电池,并出台了推动薄膜电池产业化的措施。业内分析认为,薄膜太阳能组件市场有望迎来发展良机,而这一市场未来5年的规模或超过1000亿元。
浙企“冷落”薄膜电池
熟悉光伏产业的人都知道,国内光伏电池分为两大阵营: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在2008年、2009年,资本市场曾一度追捧薄膜概念,但如今已逐渐冷淡,主要是因为这些年薄膜电池在技术上没有明显进步,转化率始终维持在6%~8%之间,与转化率可达14%~16%的晶硅电池相差太多。
最近两年,国内的光伏企业纷纷宣布放弃薄膜电池生产线。浙江省太阳能行业协会秘书长沈福鑫透露,目前,在全省近200家光伏企业中,生产薄膜电池的只有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原本今年7月份投产的浙江长兴汉能光伏有限公司,因种种原因至今没有消息。
新政力挺薄膜电池
不过,即将出台的《规划》意见稿却对薄膜电池行业情有独钟。意见稿指出,将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非晶与微晶相结合的叠层和多结薄膜电池。为了降低薄膜电池的光致衰减,鼓励企业研发5.5代以上大面积高效率硅薄膜电池,开发柔性硅基薄膜太阳电池卷对卷连续生产工艺等。
一位参与该标准讨论的企业人士表示,上述内容主要为了推动薄膜电池产业化进程,属于雪中送炭之举。目前薄膜电池在我国的市场份额不足10%,很多企业严重缺乏资金,无以为继。如果国家不出面扶持,很可能全面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