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能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这是长期困扰我国光伏业的一大难题。但是,在经历了光伏组件产品大幅降价之后,这个难题离破解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日前,由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及中国可再生能源企业家俱乐部共同制作的《中国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路线图》正式出炉,按照该路线图的描绘,中国的光伏发电有望在2014年实现工商业用电平价上网,2018年实现居民用电平价上网,并在2020年实现发电侧平价上网。
多因素推动光伏发电平价上网
此前,因为原材料价格高企,我国光伏发电成本太高,制定出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政策,不过是空中楼阁。不过,随着今年4月份以来多晶硅及光伏组件价格的大幅降低,光伏发电的成本也相应走低,为制定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创造了条件。
根据国家发改委7月24日推出的政策,今年7月1日前后核准的光伏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分别为每千瓦时1 .15元和1元,如果再加上地方政府的补助,光伏上网电价有望达到1 .5元左右。这为光伏业提供了一个上网价标杆,也大致为光伏发电划出了一道盈亏平衡线。这一价位,对于不少条件较好的光伏发电企业来说,已经能够实现盈利。不过,从全国范围来看,即使加上地方政府的补偿,大多数光伏发电项目依然处于亏损状态。
而刚刚出笼的“路线图”显示,2010年,中国的并网光伏系统初始投资为2万元/千瓦,并以每年8%的速度下降。按照这样的速度,在2014年,中国的并网光伏系统造价将下降至1 .2万元/千瓦,此时对应的发电成本是1元/千瓦时左右;到2020年,并网光伏系统初始投资将进一步降至1万元/千瓦,此时对应的发电成本将是0.60元/千瓦时。
据悉,目前我国工商业用电的平均价格在0 .81元/千瓦时左右,居民用电平均价格在0.48元/千瓦时左右,常规发电上网价为0.34元/千瓦时左右。按照每年电价上涨6%计算,到2014年,中国工商业用电价格首先超过光伏发电上网电价,率先实现“平价上网”。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称,“在光伏发电成本持续降低,并在2020年实现发电侧的平价上网之后,大规模运用就会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