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上网电价政策成为近年来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政策的纠结之处在于未能制定合理的上网电价。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发电成本的逐步下降,光伏上网电价的制定条件已日趋成熟,此次预期出台的国家版上网电价将关乎国内整个光伏产业未来的发展,明确合理的上网定价机制不仅是国家推广光伏补贴的依据,同时也是推动资本进入光伏产业的重要力量。在发达国家中,上网电价政策的推出通常是当地光伏应用市场正式启动乃至蓬勃发展的标志。
国家能源局的权威人士透露,近期国家发改委将出台光伏上网电价的基准电价,该基准电价将高于风电的上网电价。国家版上网电价标准出台后,将有利于引导光伏产业的发展,光伏发电将有价可循,而且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基准电价灵活的制定补贴政策。上网电价政策相比此前出台的多项政策更具有实质性的意义,政策的出台对于国内光伏产业以及相关上市公司形成长期利好,相关上市公司中,那些具有规模化生产能力、能有效控制成本的公司,如 天威保变等将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受益将更加显著。
国内光伏上网电价迟迟未出台的主要原因是,政府需要等待光伏电价成本降到合理水平,来制定出相应的价格平衡电网和发电企业的盈利。上网电价如果制定的过低,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如果价格制定过高,将会大量企业涌入,财政补贴压力加大,因此,目前的核心问题在于制定出能体现成本加合理利润的上网电价。近年来,国家通过特许权项目招标来摸索光伏发电成本趋势,以此来制定标杆电价,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企业恶意压价的情况,使得价格在制定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阻碍。
长期以来,光付发电成本过高一直是制约其大规模市场应用的重要因素,由于光伏电价与传统发电甚至风电价格差距较大,国内的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始终迟缓。目前,传统煤炭发电成本价为0.6元/度-0.7元/度,太阳能发电成本价则需要大约1.2元/度-1.3元/度。今年上半年以来,由于德国、意大利两国对于光伏产业的补贴政策的变化,直接造成全球光伏市场需求萎缩,光伏产业链全线产品大幅跌价,多晶硅、硅片和电池片等普遍跌幅超过20%,随着太阳能发电成本的下降,将有望逐步替代传统的发电方式。
目前,光伏组件主要分为晶体硅组件和薄膜组件两大类,晶体硅组件目前仍占据光伏市场的主导地位,但综合成本比后者高很多,而薄膜电池在成本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美国的第一太阳能就被认为是全球光伏组件成本最低的。国内目前已有少数薄膜电池企业已能承受1元/度以下的上网电价,其发电成本可低至0.8元/度,而多数晶体硅电池企业的成本仍相对高昂,故希望国家将标杆电价定在1.2至1.3元以上。从技术角度来看,光电转换效率的提高意味着单位面积发电量的更大,转换率1%的提高意味着发成本可能下降6%,先进的光伏技术也将有效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