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清洁技术领域投资热情快速提高。特别是去年中国政府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振兴计划,在这七大产业中,清洁技术占据了四个席位,吸引了大量的资本注入。
仅以其中的新能源领域为例,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的统计,在中国清洁能源投资和欧洲海上风电、光伏屋顶投资大幅增长的带动下,2010年全球清洁能源新增投资达到2430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了30%,成为清洁能源投资迄今为止增长最迅猛的一年,比2006年的投资翻了一番,是2004年投资总额的5倍。其中2010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增长了30%至511亿美元,成为迄今为止清洁能源投资数额最大的国家。
回到整体清洁技术行业,从VC/PE投资的情况来看,根据清科数据库的投资统计,2010年中国市场披露的案例数量达130起,共披露投资金额1.14亿美元,清洁技术已经成为仅次于互联网的第二大投资热门领域,许多投资机构也成立了相应的专项基金用于清洁技术领域的投资。
从IPO的情况来看,2010年中国清洁技术企业海内外成功IPO的数量达到35家,2009年的数量则为11家。一方面国内创业板的推出为清洁技术企业上市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另一方面清洁技术的概念在二级市场也更加获得了资本的认可。
由于清洁技术产业涉及的细分领域众多,发展状况各异,严格说来并不能将其整体称为一个行业,但是总的看来,中国清洁技术行业的存在的一些共性特征,值得行业及资本在这场投资热潮中做进一步思考。
首先中国的清洁技术行业在产业链的国际分工中偏重加工制造环节。
尽管清洁技术是一个新兴且技术导向的市场领域,但是它在中国的发展,仍然带有非常明显的中国经济产业结构特征。人力成本较低是中国清洁技术企业立足全球市场的重要优势,在核心技术能力不突出的背景下,在国际分工中难免落入低端加工制造环节。这样的分工格局,对于中国清洁技术企业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一旦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中国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可以快速获得国际市场,以应对内需尚不高涨的局面,从而带来某一细分领域在一段时间内的高度繁荣。比如2007年以前的光伏产业,2009年以来LED市场也出现了类似的局面。
另一方面,分工格局造成企业“两头在外”的被动形势。产业上游的核心技术环节被国际领先企业掌握,下游需求也主要集中于国际市场,使得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话语权低微,利润空间被压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