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公达认为,我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生产国,但是绝大部分的产品还是出口到欧美、日等地区,国内应用市场很小,这种产能和应用的严重不平衡可能会制约产业的持续发展。近期欧洲多个国家光伏产业政策的调整给国内光伏生产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新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中,包括光伏发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应用获得了更多的关注,我们期待更多相关的支持政策出台,启动国内的光伏应用市场,减少国内光伏企业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度,为光伏产业创造长期健康成长的大环境。“最重要的是在下游的应用环节,我国组件产量占全世界的40%~50%,而装机量仅占世界的2.7%,国内光伏市场有待加速启动。此外,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很大,但并未持有定价权,今年3月就曾发生产品被要求降价30%,而使得光伏产品大量滞压港口的事情。”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关键时期,随着能源产业政策的不断调整,我国的能源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可再生能源将逐年加大投入,这将逐渐改变我国太阳能光伏完全依赖出口拉动产业发展的格局。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不仅是一个光伏发电产品的制造大国,也必将逐步成为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的大国。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本成表示,要实现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应用,必须让光伏发电能够上目前的大电网,因此光伏上网的逆变器将被普遍采用。他说,国内已有多家公司正在开发这种产品,希望他们早日开发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逆变器,这对大规模发展我国光伏发电事业将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我国光伏发电产品要在国内市场尽快推广应用,还需要光伏企业不断降低制造成本,保证在2012年前实现行业自己曾经发布的实现光伏发电每千瓦时1元钱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民众对光伏发电的认同感。“从目前的多晶硅价位逐渐趋于合理这样一个发展趋势来看,这个目标完全有实现的可能。希望全行业都有加强行业自律,真正用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产品来安装我们国内的电站,也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民,让光伏发电真正造福于民。”李本成说。
除此之外,相关政府部门除了规划年度安装量外,还需要制定一些行业标准,如光伏电站标准、光伏组件标准、电池片标准、光伏用硅片标准等,正确引导行业的健康发展作用。“既然我们是一个光伏制造的大国,就应该在光伏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上走在世界的前列。另外,在电站招标中一定要全面考核投标单位的实力和所报的价位是否是当前行业的真实情况,切不可采取谁的报价低就选谁的办法。”李本成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