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从河南省电力公司获悉,该省首个分布式光伏发电及微网运行控制试点工程联调成功,试运行一个半月以来,共完成发电量39084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36.87吨,节约标准煤14.07吨,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河南分布式光伏发电及微网运行控制试点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试点工程,以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屋顶380千瓦光伏项目为依托结合开展。该项目是该省首家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微网系统为全国首家实用型的系统,其试运行成功为电网今后接纳大量分布式新能源打下了工程基础。
河南财专新校区占地面积834 亩,总建筑面积34万余平米,符合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总建筑面积近16万平米的要求,可以实现光伏总装机容量2兆瓦。该校楼房屋顶开阔平坦,光照条件充足,有利于安装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
该项目结合该校7栋学生宿舍楼设计380千瓦的光伏发电系统、2组100千瓦/100千瓦时储能系统,共同组成光储联合微网系统,包括光伏电源、储能电源、用电负荷、控制单元和保护单元等,供电范围为7栋宿舍楼和学生食堂。以光伏、储能和用电负荷作为微网,可以实现并网到离网,离网到并网的平滑过渡。
运行过程中,当微网内的光伏发电大于负荷需求时,储能系统将多余光伏发电存储,尽量减少光伏发电向大电网(即当地城市电网)送电。在用电高峰期,储能系统向微网中的负荷供电,尽量减少使用大电网输送的电能;在用电低谷期,储能系统可以自动蓄能充电。另外,储能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遇到大电网停止供电等突发情况时,能够保证学校宿舍照明。
按照目前试运行情况来看,该项目年均发电量将达到233.6万千瓦时,25年内累计产生电能5840万千瓦时,直接产生经济效益3270.4万元。与火力发电相比,相当于累计节约标准煤约21030吨,减排39960吨二氧化碳、684.5吨二氧化硫、615吨氮氧化物、975吨粉尘和19565吨灰渣。
根据该省的环境条件,太阳能发电主要以结建筑物的屋顶并网发电为主。据有关部门预测,该省总计可用于光伏发电的屋顶面积达20亿平方米,建筑物南立面墙近2.5亿平方米,预计可装机容量超过400万千瓦。相当于4台百万千瓦的燃煤发电机组,或者说相当于4个大型火力发电厂的总容量。
统计数字显示,该省太阳能平均年日照数为2113小时,太阳能资源年理论储量每平方米1315千瓦时,每年每平方米地表吸收的太阳能相当于162千克标准煤热量。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省电力公司将致力于坚强智能电网的规划、研究与建设工作,力争在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能源战略转型方面实现新的突破。而智能电网的发展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解决分布式能源中各种新能源发电的接入和有效调配以及安全、可靠、稳定运行问题。
根据国家制定的“十二五”能源规划,清洁能源占全部能源的比例将大幅增加。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及微网运行控制试点的运行成功将为实现电网最大化接纳分布式电源,节能降耗、提高能效积累宝贵经验,从而为提高城市供电可靠性,增强电网整体抗灾能力和灾后应急供电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