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光电董事长沙晓林认为全球光伏产业发展可分为两大阶段——在度过2001年至2010年“贵族化的太阳能”阶段后,目前正进入平民化阶段,“一旦发电成本降下来,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如同现在的风能一样获得快速的增长。”
“贵族化的太阳能”
在2001年至2010年期间,用户市场集中在欧洲,主要产品为晶硅电池,以屋顶工程为主,高度依赖政府的高补贴政策以及高上网电价,属于“贵族化的太阳能”。
在这一时期,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为德国市场。2000年,德国开始实施可再生能源法,采用“固定上网电价”政策。以2010年为例,其光伏上网电价根据容量大小以及与建筑结合程度,光伏所发的每度电价格在0.3457欧元至0.4706欧元之间,折合人民币约为3.0元至4.1元每度。
受德国优惠的上网电价影响,德国成为全球光伏产业发展的巨大驱动力。德国光伏系统的新增装机容量从2000年的40兆瓦,上升到了2009年末的9149兆瓦,增长了200多倍。德国在2009年的光伏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也居于世界首位,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5%和40%。
据海外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2009年年报,不少晶硅企业逾70%销售收入来自高上网电价、高补贴的欧洲市场。其中天合光能为93.3%;英利为89.5%;尚德为74%。
德国光伏市场的高补贴,使光伏企业可以选择成本相应较高的晶硅技术;同时德国光照条件差,又强调屋顶安装模式,有限的光照与有限的面积使得光电转化率成为了发电组件优劣的关键因素。在这种情况下,高转化率、高成本的晶硅太阳能电池成为了市场的主流,以中国为例,在产能上,2009年晶硅电池是薄膜电池的十多倍。
“平民化阶段”
“但随着发达国家逐渐削减光伏发电补贴,同时全球开始逐渐建造光伏电站,光伏电站从2011年开始至2020年将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薄膜电池将成为最主要的光伏应用产品。”沙晓林表示。
他认为,光伏发电的大面积普及必然是在低补贴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一方面没有巨大的财力去进行补贴,另一方面,大部分地区光照良好,荒地丰富,在这种情况下,薄膜电池低转化率的缺点将最小化,而其廉价的特点将体现出来。
“转化率低无非是光伏电站占地面积更大,但是对于中国的西部,荒漠化地区很多,新增的土地使用量不会增加多少成本。”沙晓林称。
沙晓林预计,2012年,随着火电成本随煤炭开采和运输等费用而逐年增加,再考虑到碳排放的隐性成本,火电可能与太阳能发电在每度电0.5元左右产生交叉,这样国内便可在无需大量补贴的情况下实现光伏发电的全面普及和应用。
沙晓林说,上述这种大规模的荒地光伏电站建设便是光伏产业发展的第二阶段,即所谓的平民化阶段,“一旦发电成本降下来,中国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如同现在的风能一样获得快速的增长。”
“去年我们的装机容量不足1吉瓦,但一旦实现低价发电之后,可以迅速增长到5吉瓦、10吉瓦甚至20吉瓦(1吉瓦=1000兆瓦)。”沙晓林预计,这将不仅仅增大国内的清洁能源比重,更将培育出一个全新的年产值数千亿的先进制造业。
为此,沙晓林在上海建立强生光电总部,在未来专注发展非晶硅薄膜电池生产,“我们计划用三年时间,在南通、吴江再建设20条生产线,在上海建设20条生产线,总产能达到1.5吉瓦,加上配套建设光伏电站,将形成年销售额超100亿元的总部经济规划。”
之所以把强生光电总部设在上海,沙晓林认为主要出于以下考虑:上海具有人才研发、航运和航空等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等优势。
他表示,强生光电总部具备管理指导平台、销售平台、融资平台、研发平台、物流平台。而要起到这些平台优势,总部落户上海是最佳选择,而在其他地区是难以实现的。
沙晓林透露,上海对光伏产业的政策扶持,是他准备将生产线建在上海的原因之一。他称,闵行区目前就有对每条落户该区的光伏生产线补贴1000万元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