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有地域限制,风能缺乏稳定性,核能有严格的政策控制,当今新能源中,最受瞩目的当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随着太阳能产业受到热捧的还有生产太阳能电池不可缺少的原材料——硅。
用硅做成的太阳能电池片,虽仅巴掌大小,却可将阳光源源不断转换成电能。这个过程不会污染空气,也不排放温室气体,在能源紧缺、气候变暖的当下,更显难能可贵。这就是光伏发电的神奇之处。
作为新能源、新材料两大产业的典型代表,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转型胜算在哪里?记者予以着重分析。
据国际能源机构预计,传统能源消耗今年将达30亿吨标煤,且每年递增7%,10年后就要翻一番。能源紧缺的忧虑、低碳经济的盛行,让生态理念先行的欧美日等国加快了太阳能的应用步伐。国际光伏产品市场空间越来越大,我国已连续三年位列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国和出口国。而从国内看,尽管民间光伏发电应用不多,但光伏电站的建设已开始启动。
光伏市场犹如一只巨大的“蛋糕”,浙江民营企业纷纷转型加入该产业。
让人眼红的转型“先锋”4年产值增长100倍一个小企业的神奇之旅
如果按产能划分,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嘉善浙江昱辉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无疑处于浙江光伏企业第一方阵。据悉,该公司今年太阳能组件可达400兆瓦,硅晶片生产能力达1200兆瓦。其还有一组更令人瞠目的公开数据:公司年销售额从2005年投身太阳能产业时的5000万元到2009年50亿元以上,4年增长了100倍,预计2011年销售将达500亿元。
这让人很难想象,转型前,这是一家处于光伏产业链中下游、以产销太阳能电池组件和电源系统为主的普通民营企业。
在公司CEO李仙寿眼里,成功不是偶然。2005年,行业里硅原材料短缺已相当明显,多晶硅国际供货合同价从2003年平均售价仅25美元/公斤一路攀升到2008年的400多美元/公斤。而全球每年丢弃的硅废料和废硅片大约为6000吨到8000吨,这些废品每年可产出5000到6000吨硅晶原料。当时很少有人注意到这里面包含的巨大市场。为占据低成本绝对优势,李仙寿毅然转型从事废硅片废硅料再生产。
经有效回收、反复实验,废料利用的关键技术获得成功:在当年多晶硅进口价暴涨到七八十美元/公斤的时候,公司收购的废料价仅40美元/公斤,毛利率接近40%,且以此生产的高品质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16.2%,在当时国内外市场属前端。
随着业务量扩大,该公司整合产业链,分别在省内和四川投资兴建多晶硅生产基地。“投产后可满足浙江工厂50%的多晶料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国内企业原材料依赖进口的现状,大大降低生产成本”。转型短短几年,这家当初并不起眼的民营企业成为世界第三大硅片生产商。
被称为“引领晶硅电池进入薄膜时代”的浙江正泰集团也是名副其实的转型“先锋”。
在不放弃电气传统产业的前提下,2006年转型太阳能。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之下,欧洲纷纷取消订单,正泰却逆势投资20亿进行产品升级,在国内率先研制出薄膜太阳能电池。首条薄膜电池生产线去年5月下旬开通投产后,其生产的电池转换效率高且成本低于第一代产品30%。
但正泰的胃口不仅如此。据集团董事长南存辉介绍,集团除了在国内已有的宁夏光伏电站外,甘肃、内蒙等阳光充沛的西北地区都将建电站。此外,他还在多方场合强调国内企业应实行本土国际化战略,“不单单把产品卖出去,而是在海外发展时把贸易、市场、生产、采购、研发、投资等全部迁移”。
正泰诠释该理念的实际行动是:看好中东市场的长期发展和辐射效应,抓住逆市机遇,在迪拜设立第一家海外子公司,此后在美国和德国也都有了自己的机构,目前海外市场比例占到总产值95%以上。去年,集团整体销售增长了10%,产能扩大了30%,利润增长60%,今年势头更好,“每个工厂加班加点忙不过来”。南存辉说。
转型成功的企业还有很多,如“宁波太阳能”在光伏产业链上下游全面布局,图谋“吃干榨尽”整个产业链利润:上游硅材料提纯生产线在衢州即将投产,太阳能组件生产基地在宁波高新区如火如荼,下游的太阳能电站安装与集成服务都有专业的公司,已在意大利、西班牙等地与外方合作建了多座太阳能电站。发展形势一片大好。
以印染纺织起家的龙柏集团董事长朱柏根,先是联合其他企业参股建立光伏公司,经技术攻坚破解国内原材料纯度较低的“瓶颈”,使晶体硅纯度达99.9999%以上。之后才在2007年首期拿出8亿多元投入光伏产业,生产晶体硅光电池所需原材料太阳能硅片和电池片。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值有望达到20多亿元,将远远超过目前传统业务5个亿的年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