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萧条到火爆几乎没有过渡,光伏产业从去年的寒冬突然走进春天。从2009年第四季度开始,光伏市场复苏,到今年上半年,形式一片大好。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多家企业采访中了解到,这些企业大多订单爆满,开足马力仍不能满足需求。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光伏产业井喷恐不能持续。
国际市场需求井喷
光伏产业的火爆从对上游原材料多晶硅的需求中即可看出一二。根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保利协鑫(03800,HK)在今年前5个月产销多晶硅5713 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00%。仅1--5月,我国多晶硅累计进口量就为1.55万吨,同去年同期的7007吨相比,增长121%。根据公开数据,作为国内仅次于江苏的太阳能光伏生产基地浙江,今年一季度累计出口太阳能电池473万件,同比增长250%。
光伏产业复苏和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密切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光伏电池产量从2001年的3MW(兆瓦)一跃为2009年的4000MW,占了全球光伏市场四成份额,居世界第一位,但我国99%的光伏产品依赖出口。
"全球光伏市场需求猛增的主要原因是受德国调降补助幅度消息的推动,不少德国投资者都想赶在正式下调之前抢装光伏组件",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姜谦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德国削弱补贴的消息在去年传出后,德国光伏安装容量放量增长。2009年德国光伏安装容量达到3.8GW(吉瓦,相当于十亿瓦特),其中四季度德国光伏安装容量达到2.3GW,12月单月的安装量就达到1.5GW。而据中投顾问的统计数据,去年全球的光伏安装量也只有7GW。德国市场的急剧增长带动国内光伏产业迅速走出低谷,迎来大丰收。
另一方面,全球市场的容量也在不断扩大。不仅欧洲一些国家在加紧上马光伏发电项目,美国、日本等国家也在积极布局。中国也于6月份公布了今年第二批光伏发电招标情况,总额达到280 MW,而去年仅为10 MW。姜谦表示,据预测,今年全球的光伏安装容量将是去年的两倍,这也为我国光伏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在经济危机后,国际主要光伏企业都放慢了扩张步伐,也使得产品供求处于不平衡状态。
火爆行情或不能持续
"光伏产品价格波动比较激烈,价格反弹的持续性并不会很长",万联证券能源与新能源分析师余志翔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在光伏产业行情是触底反弹,但从长期来看,涨势难以为继。
德国市场在释放尽能量以后,需求必定萎缩。在今年下半年乃至明年,出现这种需求激增的概率非常低。而强心剂似的需求具有偶然性,并非市场常态。虽然全球光伏安装容量在扩大,但国际巨头都在扩充产能,Q-Cells、SolarWorld等德国光伏厂商都有一些列动作,竞争会更加激烈。同时,受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及人民币汇改重启等方面的影响,我国光伏产品成本压力将会进一步增大。从出口这个角度来看,市场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而国内的招标总量只有280 MW,相比4000MW的光伏电池产量而言,显得微不足道。要靠国内市场消化巨量光伏产品尚需时日。然而,据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有20多个城市在上马或扩充光伏产能,无锡尚德、英利等企业也都纷纷扩产。
"从长远来看,价格必定往下走",姜谦表示,很多国家政策扶持都在加大,随着竞争趋于白热化,产品价格肯定会难以继续攀升。他认为,光伏产业马上会迎来一个洗牌时期,龙头企业优势越来越大,小企业则会加速出局,集中度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