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日经BP社报道:日前,笔者有机会进行了半导体以及电子部件仿冒品(模仿有名厂商产品的假货)的相关采访。虽然拿不准是否可以称之为电子部件,但近年来太阳能电池模块的仿冒品日益增多。例如,德国海关于2010年3月没收了约12吨仿冒太阳能电池模块。涉及金额为37万欧元(按120日元/欧元换算,为4440万日元)。模块为中国造。
负责实施太阳能电池认证试验的德国TUV Rheinland公司透露,“近年来,将在中国等国家制造的廉价太阳能电池模块,贴上有名厂商的标签高价销售的案件日益增多”。该公司称,这种仿冒太阳能电池“虽然宣称保证25年,但实际上有的用1年就坏了”。
夏普的太阳能电池也发现了仿冒品。夏普的欧洲法人2009年7月发布的客户资料显示,被仿冒的是单晶硅型太阳能电池模块“NU-SOE3E”,真品在模块的封装部位采用了橡胶制的封装材料,而仿冒品则是涂以硅胶树脂样的物质。
“仿冒品制造商十分看好市场”,有人指出。像太阳能电池这样需求迅速扩大的产品,会首当其冲成为目标。在半导体领域,供需关系紧张的稀缺产品及通过正规销售渠道难以到手的生产中止产品等也容易成为目标。甚至有观点认为,今后LED相关领域仿冒品还会增加。
虽然仿冒品制造商的目的几乎都是为了金钱,但其中有的可能是以谍报活动以及恐怖活动为目的。例如,如果某个仿冒部件被组装到军队以及银行的系统中,就能像特洛伊木马一样收集特定的信息,或者使系统瘫痪。
今后,如果仿冒部件进入市场有望迅速扩大的电动汽车、智能电网以及医疗设备等领域,那无疑是十分危险的。当然,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用于识破仿冒品的各种技术开发正在进行。例如,目前有一种趋势,是将读取赋予部件的固定ID,并经由网络判定真伪的措施定为国际标准。
然而,有关仿冒品的信息很难出现在公开场合。在笔者此次采访中,接连有因恐伤及企业形象而拒绝采访的情况发生。而以“真的很为难”为由接受匿名采访的部件厂商以及部件贸易商有不少,笔者从他们那里得到了珍贵的信息。在这里对他们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