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国产设备的技术水平,强化已有产品的性价比优势,提供更快捷更优质的技术服务,加快研发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尽早提供国产装备的整套解决方案是国内太阳能装备厂家努力的方向。
纵观2008年10月前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可以看到以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光伏产业正处在历史上大爆炸式的成长期,中国光伏产业链开始大规模扩张。然而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让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脚步缓慢下来,也让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有时间规划下一步的发展。
光伏产业链日趋完整太阳能市场依旧向好
我国光伏产业链已经日趋完整,已经形成多晶硅材料、铸锭、电池片、平衡部件等光伏应用产品和专用设备制造的产业链。2007年中国光伏产业的产值逾千亿元,从业人数超过10万,目前全国有34个省市在进行多晶硅及光伏产品生产。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的统计,2007年,我国太阳电池产量为821MWp,占世界总产量的22%,首次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二位。作为这一产业链中的一环半导体专用设备制造企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2008年10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席卷了全球市场,太阳能光伏产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显现,很多行业的厂商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浩劫,那些以出口为导向的行业或者厂商受到的影响尤其明显。国内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太阳能光伏企业——— CSI阿特斯有关负责人透露说,在国际金融海啸的影响下,太阳能行业近期也受到相当大的冲击,订单大幅下降。国内除了无锡尚德、CSI阿特斯等大企业外,多数规模较小、现金流较紧张的太阳能光伏企业都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目前已经有50%的光伏小企业面临停产,境况相当惨烈。设备制造企业面临的形势同样非常严峻,大多数客户表示他们已经停止实施原定的设备采购计划,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客户提出暂缓执行原来的设备订单。
虽然像太阳能电池这种“阳光产业”也难以抵挡住冬天的寒冷,但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各国都推出了拯救经济的救市实施方案。在我国高达4万亿元的投资中,节能环保行业将占据重要角色,这些投资能为太阳能企业提供广阔的市场机遇。我国太阳能市场有望在2012年启动。
国际调研公司iSuppli的相关预测显示,随着半导体企业的大规模进入,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成本将由目前的6美元/Wp(Wp代表太阳能电池的峰值功率)降为2012年的4美元/Wp,因此预测在未来的3年-5年,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有望降低到1元(人民币)/千瓦时;与此同时,随着传统能源价格上涨,传统发电方式成本会持续增加,这些都为太阳能市场的大幅启动提供了有力保障。
国产设备尚待完善产品质量服务水平仍需提高
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光伏企业对电池转换效率持续提高和制造成本不断降低的要求。其发展的目标总的来讲,一是不断物化新的电池制造工艺技术,从而提高单体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产品的内在质量;二是提高自动化水平和单机生产效率,使整线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降低生产成本;三是降低化学消耗品用量、节能节水、减少废气废液排放,达到更环保更清洁更经济的目的。
目前国内太阳能电池设备的市场存在如下问题:
设备水平和制造能力落后。生产单位缺少资金,设备陈旧,工艺技术落后,成本高,品种少,缺乏竞争力。
窗体顶端窗体底端设备的设计制造与硅单晶生长工艺脱节:大多数设备制造商只注重设备的生产制造,而忽视了与设备使用单位的交流与沟通,不能提供最适应生产需要的产品;对于设备使用单位来讲,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是第一位的,但设备的操作界面友好、使用便捷、生产率高和节能环保也同样重要。
科研基础薄弱。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能够在短时间内建立起现代光伏产业,但配套的专用材料和设备一时还跟不上,其中太阳能级多晶硅材料尤其突出。国家应组织光伏企业同化工、机电设备制造企业联合攻关,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以太阳能级硅为切入点,避开半导体级硅设备的技术封锁。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少。大部分设备生产厂家研究创新能力差,原创技术少,测绘模仿多,在原有技术基础上徘徊,技术进步缓慢,设备不能上档次,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没有执行统一规范的行业标准。各家生产的设备规格不统一,给用户使用带来不便,主要表现在真空室尺寸、电极中心距、籽晶夹头结构与尺寸、坩埚杆连接形式、控制操作形式等,给用户的使用、配套消耗品的选择、工艺系统的配备等方面带来一定的麻烦,甚至影响到标准工艺的推广应用和最终产品的质量。
企业各自为战,缺乏沟通与协调。目前各设备生产厂家,为了抢占市场,相互之间不能在技术上沟通,一味地在价格上或降低设备的性能方面进行竞争,同样也影响了行业的技术进步与发展。
质量意识薄弱。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飞速发展,使硅单晶生长设备市场异常火暴,大部分设备生产单位仅着眼于短期利益,只重视产出,完成生产任务,抢占市场,从而忽略了产品的质量,不曾想这样会严重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同时也增大了自身售后服务的成本,给用户造成损失的同时也给自己增添了很多麻烦,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服务水平不高。重视售前服务,忽视售后服务;设备生产单位要提高服务意识,不但要重视售前的服务,更应该重视售后技术服务,这样才能够让用户满意,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也能了解到设备的优点与缺点,有利于设备的持续改进与提高。
加强协作通过技术提升扩大规模降低制造成本
目前我国已基本具备太阳能电池设备整线供给能力。随着技术的革新与实际应用后的改进,目前国内太阳能电池设备的总体的技术状况是:虽然已具备整线装备能力,但自动化水平较低,部分设备尚需实现突破。在湿法腐蚀和清洗设备方面,全自动制绒清洗设备、全自动PSG去除设备,国内已经能够制造,并接近国际水平,初步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条件;200mm扩散炉的制造已和国际中等水平相当,性价比优势十分明显,并在实际中大量应用到国内的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上,属于比较成熟的设备;国产刻蚀设备距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产量较低,但性价比优势明显;管式PECVD工艺结构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正逐步进入大生产线,但相对于进口平板连接式PECVD设备,自动化程度(自动装卸片)和产量都相对较低;高温烧结炉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但差距不大,开始在大生产线逐步使用;全自动丝网印刷机尚在开发中,半自动丝网印刷机(人工上下料)已进入大生产线。自动检测分档设备目前国内还在开发研制中。
目前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光伏企业正面临欧元贬值、短期市场萎缩的双重煎熬,光伏行业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洗牌。
光伏企业今后的发展策略:
1.在国际金融危机来临之前,太阳能电池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设备供不应求。一些国内太阳能电池生产商对设备公司最大的抱怨就是不能按期交货,影响了他们的扩产进度。主要原因是市场增长太快,很多国内设备公司过去都是小规模经营,无法承受高速增长。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对国内光伏企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近三个多月来,欧元的贬值是首要因素,欧元兑美元汇率跌幅超过21%,从7月中旬的1欧元兑10.85元人民币,跌到目前的8.69元人民币。另一个阵痛是硅料价格狂跌,几个月时间,硅料现货价格从最高的400美元/公斤跌到目前的200多美元/公斤,使迅猛增长的太阳能光伏行业一步步回归理性。一旦海外市场产销平衡,中国光伏产业就要面临困境,国内过剩的光伏产业必将重新洗牌,因此新建项目一定要慎重。
2.从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光伏产业90%是政策市场,目前光伏产业还不完全是市场经济,还主要是政府行为,一旦海外市场产销平衡时,任何一个国家也不会拿出钱来补贴外国企业,因此对于中国光伏产业来说,2010年后必须要发展自己的市场。
3.中国的光伏产业今后的发展应加强协作,企业通过技术提升、规模扩大,努力降低制造成本,但政府也应给予政策方面的支持。
4.提升国产设备的技术水平,强化已有产品的性价比优势,提供更快捷更优质的技术服务,加快研发国产空白产品,尽早提供国产装备的整套解决方案是国内太阳能装备厂家的努力方向。
5.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在积极应对危机,正在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这些政策、投资措施具有很高的含金量,能对市场带来很大的正面影响,很可能遏制市场的持续衰退,加快形势回暖。
6.国内太阳能电池设备制造企业的上游用户正在积极应对危机,目前许多企业已经开始自救,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兴市场,借助国际金融危机加大技术和人才引进,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各设备制造企业要利用市场淡季加紧修炼内功,进行产品技术升级和换代,提高设备技术附加值,积极开发新品应对市场调整的需求。
(编辑:xiaoy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