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福后悔了。
此前,他与意大利客户签署了一个协议价格2.4-2.5欧元/瓦,但是随着欧元的贬值,这个协议价已经变得让他无法接受,他迫切需要改变这个价格。11月24日,他将赶赴意大利与客户进行再次谈判,希望再抬高一些价格。
张胜福是今年8月份在欧交所创业板Alternext上市的中国光伏集团东营光伏太阳能公司总经理。
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在下游需求减少以及汇率的冲击下,张胜福和无锡尚德、江西赛维等其他众多中国太阳能公司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许多厂商甚至停产减产。
80%企业资金短缺
作为中国太阳能光伏行业的龙头企业,无锡尚德也没有幸免于难。有消息人士称,无锡尚德也开始部分停产。
对此,无锡尚德副总解晓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应该说是季节性的调整。”
进入四季度,由于欧洲进入了光伏产品的安装淡季,销售情况有所放缓,产能无法得到完全释放。“每年都是这样,到了四季度,各家太阳能公司都会进行调整。”解晓南说,“我们目前产能释放率达到50%以上。”
事实上,解晓南所透露的数字已经说明,无锡尚德正在受到冲击。解晓南告诉记者,去年和前年无锡尚德同期的产能释放率在60%-70%。
对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解晓南认为:“金融危机对尚德确实有影响,但是应该说,在中国的光伏行业中,相对其他企业而言,我们受到的冲击是最小的。”
行业龙头尚且如此,张胜福认为:“中小型太阳能企业受到的冲击最大。”
据了解,安徽一家太阳能光伏公司今年10月1日刚刚投产即迎来了金融危机,由于硅片是从国内同业公司购买的,价格较高,竞争能力差,造成刚刚生产即出现亏损的局面,公司已经陷入两难境地。
“市场转变得太快。”张胜福认为,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和盈利水平差,将首先在市场调整中遭到淘汰。
江西赛维总裁佟兴雪在深圳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公开表示,国内已有80%的光伏企业面临资金短缺问题。
欧元贬值造成致命打击
张胜福和其他许多光伏企业的高管一样,没有预测到欧元汇率变化得那么快,这种调整几乎是过山车似的。目前欧元兑美元汇率为1.2美元多点,2008年5月份最高时为1.6美元左右。
光大证券太阳能行业分析师谢峰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由于看见欧元的升值空间,许多中国的光伏厂商从去年开始与客户签订长期协议,“当时许多人都预测欧元兑美元的汇率会升值到1.8”。
“排除产品的销售价格,在汇率方面,中国的光伏公司就有15%左右的盈利空间。”谢峰说,“但如果是最高峰或者接近最高峰时签订长单,那么公司的利润率仅在汇率方面就损失了25%。”
谢峰认为:“如果没有运用对冲工具,汇率的调整对于一个公司而言,将是致命性的。”
但除了无锡尚德等大企业外,更多的企业并没有运用对冲工具。汇率的调整,被看做是对太阳能公司最大的影响,另一大冲击则来自光伏行业上游多晶硅价格的暴跌。
谢峰表示,10月份每公斤多晶硅的售价还在400美元左右,11月报价就降至每公斤250-300美元,降幅达30%。
“许多公司在多晶硅价格暴跌之前,囤积了太多的货。”张顺福说。
多晶硅价格下跌源于光伏产品需求的下降。宏源证券(000562,股吧)分析师王静表示,西班牙首波优惠补助案在9月底结束后,多晶硅现货价在10月份即跌了8%左右,11月份又大幅下跌。进入11月份,现货太阳能电池价格已从每瓦3.6-3.8美元降至目前的3.2-3.4美元,平均跌幅5%-10%。
淘汰小企业难免
对于掘金太阳能产业的后来者,中国的大多数中小企业只能到意大利、西班牙、美国等国家寻找客户,德国市场已基本被无锡尚德、江西赛维等国内龙头企业抢占。
王静认为,到目前为止,光伏市场仍然是一个政策性的市场,政府补贴一旦减少消失,对市场的影响将极为显著。
“欧洲市场的需求增长减缓基本已成事实,未来三年内,随着奥巴马总统的新能源政策的实施,太阳能的增长将主要着眼于美国市场。”王静说。
根据MARKETBUZZ的《2008年度世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报告》显示:相比2006年2204兆瓦,2007年世界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3436兆瓦;中国企业在全球占据的市场份额从2006年的20%,上升到2007年的35%。
解晓南表示,100兆瓦规模以上的国内企业只有十余家,“100兆瓦以下的企业,在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由于规模以下公司融资渠道有限,在市场不好的时候首当其冲会遭到冲击。解晓南看到,行业整合的机会已经来临。
(编辑:xiaoy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