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资源争夺激烈的今天,新能源无疑是各路资本所追逐的宠儿,如今,全球经济的整体下滑以及愈演愈烈的金融风暴,光伏产业能否独善其身?作为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领军省份之一,江苏光伏产业能否依旧风光?调查发现,金融风暴下的光伏产业,也许将演绎又一出新的故事。
现状 民营资本扎堆光伏
扬州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发布报告称:“近几年,扬州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迅猛,计划到2010年高纯硅材料的年产量达到6000吨以上。”此前,扬州还出台了扶持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省能源研究会秘书长魏启东告诉记者,作为国内光伏第一大省,目前江苏约有六七十家光伏企业,其中6家已在海外成功上市,而一年前只有40家左右。2007年江苏20家主要光伏企业的产值是130亿元,而2006年这个数字仅为59亿元。
在江西,广丰县近日又对外发布了新的战略规划,准备依托“江西省打造世界级光伏产业基地”的战略定位,计划用4年时间,形成“多晶硅单晶硅
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完整光伏产业链,实现产值达100亿元以上。
而“皮革之乡”浙江海宁,正从皮革纺织跨行到光伏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从事服装产业的丁桥佳力制衣,注册了好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上马年产500万片太阳能单晶硅片的项目。
也许是无锡尚德在2005年成为中国内地首家登陆纽交所所造就的巨大效应,很多地方政府和民营资本开始热衷于光伏产业,更多的资本扎堆涌向这个火一样发烫的新能源产业,期望能造就一个又一个的尚德神话。涉足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上市公司也不少,有交大南洋、南玻A、江苏阳光、航天机电等,还有无锡尚德、浙江昱辉、赛维LDK等十来家海外上市企业。
隐忧 产能过剩小企业或先出局
面对诱惑巨大的光伏产业,企业趋之若鹜。但已经有人看到了光环背后的各种隐忧。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小峰提醒新入者需要冷静,“投资人首先要回答清楚三个问题:技术、市场以及资金来源。现在,很多公司还回答不清楚这些问题,就盲目介入这个产业。”
驰昂咨询近期的一份跟踪研究显示,截至2008年5月,我国共有34家厂商开工建设高纯多晶硅提纯项目,其中新光硅业、洛阳中硅、东汽峨嵋、江苏中能等4家企业已经拥有批量生产能力,在建生产项目共37个,完全投产后产能总和为6.8万吨,项目大多数在今明两年进入试生产。
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些厂商已经公布的远期生产规划之和超过了17万吨,规划中大多数产能将在2012年前实现。这还不算另外16家已经备案或正在筹备开工的企业,以及棱光实业等一批年生产能力几十吨的企业。
投资热情导致产能过剩。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秘书长孟宪淦表示,按照规划,中国光伏需求量到2020年也只有1800兆瓦,而2006年中国光伏电池产能已达到1600兆瓦,这意味着仅这一年的产能就可满足未来十余年后的规划目标。而去年全球光伏电池实际装机容量只有1420兆瓦。换句话说,中国的光伏产能已可满足全世界的需求。
危机 金融风暴带来“传导效应”
就在光伏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与光伏生产急剧扩大相比,中国光伏市场发展却依然缓慢。2007年光伏系统安装了2MWp,只是太阳能电池生产量的1.84%。截至去年底,光伏系统累计安装100MWp,约占世界累计安装量的1%,产业和市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
而世界光伏市场也不乐观。在刚刚过去的一周,美国7000亿美元金融救助案终于过关,但是之后美国股市的重挫,全球经济前景依然不乐观。专家表示,金融风暴对包括光伏产业在内的新能源影响不会太直接,但是通过间接传导将最终作用在产业上,继而影响到相关的企业。
目前国际上的太阳能光伏产业主要依靠立法和政府支持来得到发展。一位研究新能源的私募机构丁姓分析师认为,“目前政府不论在安装还是费率的补助上,都是部分补助。没有政府补助的差额,以往多数是通过银行或金融机构甚至是基金来补助,以分期贷款的方式来运作。许多地区的消费者通过政府补助、银行贷款或基金统包运作,不花一毛钱就可享受太阳能。”
但是,今年的金融风暴导致了基金等机构接连倒闭,银行开始收缩银根、紧缩贷款,这就不得不使得消费者需要先自行掏腰包来负担政府没有补助的部分。“金融风暴一来,失业率自然会增加,消费能力也将随之下降。如果连拥有自己的房子都出现了问题,那使用太阳能系统发电自然是不可能了。”
丁姓分析师指出,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往往需要的资金量比较大,所以金融风暴所带来的资金流动性差会影响到这块的投资以及再融资。“不过,我认为这次金融风暴倒也是个好机会,可以把那些比较差的企业洗掉,剩下一些拥有高科技、有自主研发能力、有实力的企业留在这个市场上也算是一个好事情。我目前初步判断,金融风暴的影响只是暂时的,新能源毕竟不同于传统的制造业,它的未来发展前景是美好而且有希望的,但是那些披着新能源外衣的项目,想必难逃此次经济危机。”
(编辑:xiaoy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