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以及化石燃料(石油、煤、天然气等)逐渐消耗殆尽,新兴能源技术的开发,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必须严肃面对的问题,其中属于绿色能源的太阳光电最受重视。最近几年,欧美日各国透过奖励政策与补助措施,促使太阳光电产业,以超过30%的年增率快速成长,同时各国政府与公民营企业亦投入大量研发经费,从事太阳光电相关技术开发的工作,而太阳电池更是研发的重点。
日前,来自台湾工研院IEK ITIS计划项目经理李雯雯表示,目前的太阳电池以结晶硅太阳电池为主流,市占率超过九成,然而近年因上游硅材短缺,导致原料成本不断增高,因此对硅材依赖度低的下一代太阳电池成为注意的焦点。下一代代太阳电池种类众多,主要包含有硅薄膜类(非晶硅a-Si、微晶硅μc-Si、迭层型a-Si/μc-Si等)与化合物半导体薄膜类(铜铟镓硒CIS/CIGS、镉碲CdTe),而新概念的有机染料类(染料敏化DSC、有机导电高分子Organic/polymer solar cells等)虽然尚未商业化量产,但也是下一代太阳电池受到瞩目发展中的产品之一。
虽然目前下一代代太阳电池的市占率不高,在2005年仅占约6%,其转换效率、量产良率、设备成本等问题也待克服,然而下一代太阳电池具节省材料、可在价格低廉的玻璃、塑料或不锈钢基板上制造、可大面积制造、可用软性基材具可挠性及容易搭配建筑外墙施工应用弹性大等优点,已广被各太阳光电业者及研究机构所看好将是下一代的太阳光电明星产品,一般预估下一代太阳电池可望于2010年开始快速发展可达约20%的市占率,并将逐渐步入较成熟阶段。
太阳光电产业属全球市场,国内厂商宜朝高外销、高技术密集领域发展以提升产业竞争力,目前太阳电池是中国太阳光电产业的主力,而下一代太阳电池具备高外销与高技术密集特性,深具成长潜力。
另外,IEK ITIS太电中心经理陈麒麟针对硅薄膜太阳电池未来发展进行分析,他指出,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一般使用化学气相沈积方式来镀制硅薄膜,因此不会有缺料的问题,加上其具有较短的能源回收期(Energy Pay-Back Time)、cell与模块制程可整合、容易大面积和可客制化生产设计等优点,被认为是下一代太阳能电池发展的主力,包含Kaneka、Mitsubushi Heavy Industry、United-Solar、Schott Solar、Sanyo Electric、Sharp、Fuji、Kyocera等太阳能电池制造公司;设备商则有Oerlikon、Applied Materials、EPV、Ishikawa Heavy Industries等大厂;研究机构如AIST、IMT、Julich、CNRS、NREL皆相继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