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规划:14GW
2014年光伏装机14GW还是10GW?这是一个问题。分布式光伏发电比例该60%还是40%?这个还得讨论讨论。
在2013年、2014年的能源工作报告中,能源局均提出当年能源工作的主要目标,包括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总量、煤炭生产消费量、油气生产消费量、非化石能源发电量等。对于光伏行业来说,直接关联最深的当然是每年光伏发电装机规划了。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13年我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292GW,其中光伏电站12.12GW,分布式光伏0.8GW,远远超过了年初10GW的目标。
正因为2013年的成果喜人,2014年的目标就在此基础上顺势增加了40%。2014年1月13日,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规划2014年新增光伏装机14GW,较此前12GW的目标上调了17%。记者了解到,此次规划的14GW,分布式电站为8.4GW,占比60%;地面电站为5.6GW,占比40%。消息一出,光伏业业界受到了极大地振奋,但也有人提出了质疑,而1月下旬发布的《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201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下称“38号文”),也让业内人士既兴奋又有些迷茫。这份文件提到,“要稳步推进水电、风电及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其中2014年要新增光伏发电装机1000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占60%)”。
到底是10GW还是14GW?分布式光伏的比例为什么这么高?虽然2014年2月11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宣布确认2014年光伏装机14GW目标与分布式光伏发电60%的比例,然而现在回顾2014年,这个规划无疑正在经受考验。特别是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过高预期,明显拖累了全年光伏发电规划的完成进度。
据国家能源局最近数据统计,受一系列利好政策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截至9月底,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4GW,累计装机容量超过20GW。尽管业内估计年底会出现抢装潮,但要完成分散度极大的分布式光伏目标难度太高,业内普遍不看好。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201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前举行。国家能源局在201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报告中并未设定水电、核电、风电、光伏等具体发展目标。取而代之,以大力推进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机制创新、抓好国际合作等为主线,部署2015年重点能源工作。或许,14GW将会是2014年专属数字。
分布式光伏示范区:30个
18个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你OUT了,国家能源局12月已经公布第二批12个分布式光伏示范区名单。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朱明12月4日在发改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为了落实国务院支持光伏产业的政策,18个示范区计划到2015年年底建成,吸引社会投资额将近160亿。朱明称,关于分布式发电示范区的进展情况,为了落实国务院支持光伏产业的政策,2013年8月份,国家能源局批复了北京海淀区等18个工业园区创建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示范区,主要是想探索分布式发布的商业运行模式,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完善政策,进一步推广。
而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在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第二次会议上,也有推动煤电节能减排示范基地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建设的相关发言。总结而言,就是针对2014年分布式光伏推广难,能源局的对策是,集中力量引进民资先搞一批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从而带动整个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
12月24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发三文推动光伏业发展。通知要求做好2014年光伏发电项目接网工作、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建设、做好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在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建设的通知》中,提到了在已公布的第一批18个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的基础上,新增12个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江苏2个、浙江7个、安徽1个)的内容,长三角区域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达到17个,列全国之首。在公布的30个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应用示范区名单中,我们能看到,2015年分布式光伏示范园的装机容量高达3.35GW,几乎是2014年前三季度装机总量。
2014年14GW光伏装机目标完成的最大变数就是因为分布式光伏推广过慢所致。国家能源局新推12个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园区,3.35GW的总装机目标为分布式光伏托底,无疑是对2015年光伏产业抱有很大的期望。
《规范》企业:180家企业
截至2014年11月20日,工信部关于入围《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的完整名单已经全部出炉,然而,在未来,我们或许将出现由15家光伏巨头主宰产业的形势出现。
光伏寒冬,产能严重过剩,大批企业破产、倒闭的情景历历在目。落实2013年7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工信部继9月份出台《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下称《规范条件》)之后,工信部再次加快工作进度,对各省上报的光伏制造企业进行了信息核查和实地抽查。对于光伏制造业,工信部可谓动了真格,规范条件“卡”, 实地核查“刷”,全国成百上千家大大小小的光伏企业,入围三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名单的仅仅只有180家。
据了解,在省一级经信委层面,全国共收到了450多家企业的申报信息,范围涵盖光伏全产业链各个制造环节,包括多晶硅、硅锭、硅片、电池片、组件等光伏产品制造企业。在经过第一轮地方经信委遴选后,上报至工信部的企业仍有250余家之多。对照《规范条件》的标准与要求,工信部对250余家企业上报信息进行了再度审核。在第一批名单中,昔日几位光伏大佬的都险遭淘汰。如江西LDK的硅片、电池、组件的生产企业均未出现在名单中,包括今年被通威高价收购的合肥LDK;尚德仅有一家上海组件企业出现在名单中,其在无锡的生产企业也未见踪影;隆基股份在宁夏、银川的企业占据这两省的名额,但其在无锡的工厂却榜上无名;涉及全产业链的国企天威太阳能也在最后的公告中遭遇淘汰。
尽管工信部一直强调名单的公布并非行政许可,仅是行业指导性意见,但该名单对行业产生的实质性影响不容小觑。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光伏在产业发展初期获得了很多金融机构的投资,光伏行业进入无序发展也是让这些金融机构非常担心。符合《规范条件》将成为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政府出口退税一个重要依据。一些无法达标的企业将享受不到政策上的支持,加上成本高企等市场因素,企业关停的可能性增大。工信部此举将推动光伏行业的整合进程。
实际上,在新的一年里,工信部《关于进一步优化光伏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对于光伏企业的要求更为严格,进入《规范》,真的只是一个起点。
除了宏观层面上的数据外,2014年光伏产业的高潮迭起还体现在具体某个企业,某个产业链上。接下来的这些数字,或许能然读者更为直观的了解光伏产业具体发展情况。
多晶硅数据:10万吨
10万吨,这既是我国最大多晶硅企业产能数据,也是2014年通过加工贸易进口进入我国市场的多晶硅总量,同时还是我国多晶硅结构性产能过剩量。
多晶硅价格回升让多晶硅生产企业重拾信心,即使今年年初价格小幅下滑也没能阻挡企业复产、扩产的脚步。2014年11月30日,多晶硅巨头保利协鑫宣布,其规划的2.5万公吨硅烷流化床法多晶硅项目首套装置已于2014年9月建成投入试生产,各项运行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保利协鑫是全球最大的多晶硅供应商,其产能超过第二名瓦克化学将近一万吨。据了解,由保利协鑫所属江苏中能实施的硅烷流化床新技术项目完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万吨级硅烷制备装置,已建成投产的3000公吨/年流化床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单台流化床反应器装置,单炉产量达到400 千克/小时。目前试运行装置全面打通生产全流程,实现连续试生产的颗粒硅产品品质已经能达到电子级标准,产品成本大幅低于现有改良西门子法多晶硅。
现有的改良西门子法生产装置全负荷开工,再加上逐步扩大的硅烷法流化床颗粒硅产能,保利协鑫将在2015年底,全面建成2.5万吨高品质硅烷流化床颗粒硅项目,形成年产近10万公吨高品质低成本多晶硅的专业能力。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2014年通过加工贸易进口进入我国市场的多晶硅总量也是10万吨。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根据海关数据统计编写的《2014年11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出口市场分析》显示,2014年11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口再创历史新高,当月进口量达11729吨,环比增加45.3%,同比大幅度增长48.2%。而今年1月份-11月份累计进口了92982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9%。基于此,硅业分会预计我国今年全年多晶硅进口将突破10万吨,比以往最高年份增长23%。
另外,根据数据,未来2年我国国内总产能将超过30万吨,但多晶硅国内年消费量仅16万吨左右。从目前的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多晶硅价格反弹至25美元/千克以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成本在25美元/千克的企业将不具备任何竞争优势,这部分的产能接近10万吨。
最大出镜费:8000万美元
8000万美元,换来世界杯全部64场比赛每场至少8分钟的出镜。
2014年的夏天似乎格外狂热。巴西如火的热情裹挟着世界杯的浪潮席卷了全球每一个角落,肾上腺素狂飙的球迷们无时无刻不在呐喊、狂欢着。
在这场带有浓厚商业色彩的体育盛事里,赛场已从绿茵场上转移到场边,单纯的足球决斗逐渐扩散成商路劲旅的厮杀。拼抢赞助身份、押宝足球明星、开发相关产品……一个又一个品牌被注入了浓浓的世界杯元素。
作为本届世界杯惟一一家中国赞助商,英利的广告在6月13日的世界杯揭幕战中亮相。在电视画面一次次传来球员精妙动作的同时,赛场边“中国英利”“光伏入户”的醒目广告牌也在交替出现。这是继南非世界杯后,英利第二次以官方赞助商身份出现在世界杯赛场上。英利也是当前惟一一家获得世界杯赞助权的中国企业。
“我们的广告会出现在本届世界杯全部64场比赛中,每场至少‘出镜’8分钟。”英利全球营销副总裁曾瀞仪说。而这场演出的代价,据业内估计是8000万美元,将近5亿元人民币。
最大市值:一千亿港币
对于汉能来说,“一千亿只是个起点”。然而,这个一千亿几乎是2013年光伏产业市值最大企业SolarCity的3倍。
汉能薄膜发电集团近三年财务表现稳健,获利能力不断增强。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汉能收入25.6亿港币,之后逐年增长,到2013年超过32.7亿港币,2014年上半年收入就已经超过32亿港币。公司净利润也同样保持了高增长的势头。自11月20日每股价格站上1.92港元起,港股上市公司——汉能薄膜发电的市值便达到了800亿港元。
而截至11月26日,排名全球第二的单一光伏上市公司——SunEdison市值为61.43亿美元,约合476亿港元,紧随其后的则是大名鼎鼎的SolarCity(54.58亿美元)、FirstSolar(51.15亿美元)……相比之下,汉能以逾300亿港元的绝对优势,遥遥领先于SunEdison。汉能薄膜发电的市值已经远远超过全球所有晶硅和薄膜光伏企业,这也体现了市场对代表光伏未来发展趋势的太阳能薄膜发电技术的认同和信心。
伴随着“汉能大了,雾霾就少了”的广而告之,除了市值飞速增长,这家在业界鹤立独行的光伏公司也渐渐进入了公众视野,越来越多的寻常百姓由此认识了光伏。截至2013年12月9日,汉能薄膜发电市值已突破1000亿港元。
最新的数据是,汉能市值继续奔跑,一度达到1170亿港币。汉能的狂飙,预计在全球新能源投资持续保持增长的大背景下,光伏产业已经彻底从投资低潮中复苏。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更多的市值超千亿的巨无霸光伏企业。
最大身价:1250亿
曾经一度辉煌的光伏产业也制造过中国首富神话,8年前,施正荣创业四年,将尚德电力推上纽交所,财富飙升至150亿元,一跃成为“新财富500富人榜”首富。而现在,这个纪录被打破了。
2014年9月23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4雅居乐海南清水湾胡润百富榜》,总财富达到81562亿元,比西班牙或韩国整个国家的GDP还高。前十名中连续两年有5位新人,分别是首富马云、排名第三的李河君、排名第七的严介和、严昊父子、排名第九的刘强东和排名第十的雷军。
47岁的“大黑马”李河君以1250亿首次进入前三。李河君是今年首次上榜的富豪中排名最高的一位,也是财富增长最快的一人。他是汉能控股的掌门人。过去的一年半中,该公司通过一系列收购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阳能面板和设备制造商。他还拥有全球最大的私营水力发电厂之一,该发电厂位于中国西部地区。
说到李河君,在光伏业内,“最具话题性人物”恐怕非他莫属了。业界评价两极分化,支持的一派认为他有前瞻性、敢想敢干、充满激情,更多的却认为其是“白手套”、“左手倒右手”,甚至把其当笑话看。然而,汉能薄膜发电的市值足以说明一些问题——尽管光伏产业被放弃过,但如今它正在重新站起,站得更高。我们期盼着光伏产业能够“制造”出更多的首富。
利润增长率:658%
27家光伏类公司平均净利润8767万元,同比增长了658%
截至2014年8月27日某媒体统计,A股33家光伏概念上市公司中已发布2014年半年报的27家企业普遍扭亏。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2014年上半年,已公布业绩的27家光伏类公司平均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767万元,较去年中报时的亏损1571万元同比增长了658%;而已公布业绩的15家风电类公司平均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31万元,较去年中报时的7035万元同比减少了24%。
单纯从业绩来看,在已发布上半年业绩的光伏类上市公司中,川投能源以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近9亿元名列榜首;而紧随其后的中天科技、*ST天威、横店东磁、亿晶光电则分别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亿元、2.6亿元、1.7亿元、1亿元。
合格率:76.7%
就在很短的时间内,“质量”就成为了光伏行业最热门的一个话题。
国家质检总局10月29日公布的2014年第3季度太阳能光伏组件用减反射膜玻璃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显示:本次抽查了30家企业的30种产品,有23家企业的23种产品合格,抽查企业合格率和产品合格率均为76.7%。
针对本次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中发现的问题,质检总局要求各省(区、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认真做好后处理工作。
实际上,高衰减率组件等频发的质量问题正在中国西部光伏电站蔓延。第三方检测机构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副主任纪振双告诉记者:“在对国内32个省市,容量3.3GW的425个包括大型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电站所用设备检测发现,光伏组件主要存在热斑、隐裂、功率衰减等问题”。根据检测,新疆某8MW光伏电站,3178块光伏组件中红外成像抽检2,856块,其中19%存在虚焊热斑效应;青海某50MW光伏电站发现29%光伏组件出现明显蠕虫纹隐裂,甘肃某10MW光伏电站,抽检发现高达58%的光伏组件出现功率明显衰减。
业内分析表示,通常而言,组件的光电转化率年均衰减应该控制在0.8%以内,然而前述光伏组件的表现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一范围。然怪有业内人士用“一塌糊涂”来形容其所见电站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