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下,发现这些数字其实还是有参考价值的。做几个假设:
a. 2013年以前的,规模太小,不管有没有剩余指标,就忽略不计了;
b. 不要纠结于用的是上一年度还是这一年度的指标,不要纠结于是否有指标作废 ,不要纠结于2016年以前的领跑者计划。粗略地看大致数据 每年的指标和实际的安装量:
假设大部分分布式(如屋顶、自发自用)是不占指标的,事实上2016年前的规划也基本是这么说的,可以看出
还有盈利空间。户用的话,全额上网、自发自用余电上网都已没有指标,总不能指望老百姓自行消纳光伏系统的全部发电量吧?
今早看到有媒体给经销商提建议,不必恐慌,跟业主好好谈谈,降点价。但这种情况只适用于全部 并网。由于反送电比例高,只能拿到煤电脱硫脱硝电价的话,项目收益率惨不忍睹。
b. 分布式项目(包括工商业和户用),6月1日当天并网。很不幸,考虑今年分布式光伏已建情况,明确各地5月31日(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