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碳园区:新时代的绿色转型先锋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零碳园区”,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也是提出“要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为2025年零碳园区建设全面拉开帷幕。
“零碳园区”指的是通过设计、技术、管理和商业化等方式,使园区内生产、生活、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降至“近零”水平,并具备达到“净零”条件的园区。零碳园区建设有利于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引导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园区内企业在全球绿色竞争中抢占先机。
二、政策护航:从国家到地方的全方位支持
(一)国家层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在园区和工厂等碳排放重点领域推进零碳转型。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零碳园区”概念,并明确将其作为2025年的重点任务之一。
2025年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再次强调,加快建立零碳园区、零碳社区和零碳乡村。
2025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工作,建立一批零碳园区和零碳工厂。
(二)部委层面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积极推动零碳园区建设。
2024年12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主持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举措。会议指出:要深入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实施工业节能降碳行动,建设一批零碳工厂、零碳工业园区,促进工业资源规模化、高值化利用。
2024年12月26日至27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指出: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优化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新培育一批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加大工业节能降碳攻坚力度,探索推进零碳工厂、零碳工业园区建设。提升工业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水平,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
2025年1月3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表示,将统筹谋划“十五五”碳达峰行动,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加快建立一批零碳园区。
2025年3月1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将出台零碳园区建设方案,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和碳标识认证制度。
(三)地方层面
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纷纷出台支持零碳园区建设的政策措施。
四川省:2025年3月,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四川省零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提出将零碳工业园区作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探索新兴产业低碳发展和传统产业深度脱碳路径。
浙江省:2025年2月,浙江省经信厅印发《浙江省零碳(近零碳)工厂培育建设方案(2025—2027年)》,提出鼓励省级以上绿色(低碳)工厂先行先试,全省每年精心择优遴选10家左右开展零碳(近零碳)工厂培育建设。
江苏省:江苏省发改委发布《(近)零碳产业园建设指南》,首创了“能效标杆+能源零碳+资源循环”三维指标体系,明确可再生电力消费占比达到30%以上,终端电气化率突破50%,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等具体要求。
无锡市:2025年,无锡市对零碳工厂和绿色债券融资给予了大力支持,对新认定的省级及以上零碳工厂、零碳工业园区,最高支持100万元;对新认定的市级近零碳工厂,最高支持50万元。
三、东方日升昇顶BIPV系统:零碳园区的绿色引擎
在零碳园区建设的大潮中,东方日升昇顶BIPV系统凭借其独特优势,成为助力企业打造零碳园区的重要力量。昇顶系统通过创新技术,为园区屋顶做“加减法”,加装高效发电能力,减除安全隐患与成本负担。
(一)高效发电与减排效益
昇顶系统搭载n型高效组件,发电功率610W;系统采用高铝镀铝锌镁的金属瓦与可踩踏的双玻组件来相互连接,可实现屋面的满铺安装且无需预留通道,例如1万平方米的园区屋面,最高光伏装机量可达1.8MW。这不仅充分地利用屋顶的可用面积,还有效降低了园区的用电成本,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助力园区实现“近零”排放目标。
(一)建筑的全方位安全保障
昇顶系统采用合防积灰设计,避免热斑效应出现,还满足A级防火标准,还具备抗15级台风、抗冰雹冲击、防水等性能,此外,金属瓦与组件之间通过铝合金夹具连接,连接处均设有隔离保护层避免电化学腐蚀,为园区建筑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三)光储充一体 零碳充电
昇顶系统搭配储能系统,白天,剩余的光伏发电量存于储能中,夜间继续使用,从而提升光伏利用率;同时,还可配置专属充电桩,实现零碳充电,为园区内的新能源车辆提供绿色能源支持。
在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和时代发展下,零碳园区正逐步从“概念热潮”迈向实质性的落地实施阶段。未来,东方日升将继续深化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为企业提供高品质、多样化的零碳园区解决方案,助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共同迈向零碳未来。
责任编辑:周末